中国文学中的历代风流,不仅有吟诗品箫的雅士,还有弹剑而歌的侠客。翻看演义传奇,总有一股豪迈潇洒的身影让人激情澎湃,于是,武侠小说便成为男孩子侠客情怀的摇篮,发英雄梦的温床。但另一方面,武侠小说又扭曲了很多人看待武学的眼光,评价历史的视角,了解传统文化的路径。而武侠影视剧在其基础上的进一步渲染,更让这种扭曲扩大,“神功”让本属于人间的侠义精神慢慢变成了神话。我想,总应该有一些书,能让人了解更多的武学知识,能让人了解真实的武林,能让人知道冷兵器时代的真刀真枪。总应该有一些人,能纠正扭曲在国人心头的武学文化观念。

本期主题:犹把书灯照宝刀

序文/高天晨(东北大学) 荐书/谷卿(暨南大学)

中国文学中的历代风流,不仅有吟诗品箫的雅士,还有弹剑而歌的侠客。翻看演义传奇,总有一股豪迈潇洒的身影让人激情澎湃,于是,武侠小说便成为男孩子侠客情怀的摇篮,发英雄梦的温床。甚至很多人是通过武侠小说了解武术、了解历史、了解传统文化的。武侠小说能带动阅读,引发思考,给人以阅读享受固然是其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武侠小说又扭曲了很多人看待武学的眼光,评价历史的视角,了解传统文化的路径。而武侠影视剧在其基础上的进一步渲染,更让这种扭曲扩大,“神功”让本属于人间的侠义精神慢慢变成了神话。所以,我总感觉,武侠小说有一种社会负面情绪的过度宣泄成分,夸张刺激的神功描写反而让读者的目光偏离了侠义的本质。所以,通过武侠小说了解武术的人,大抵有两种看法:第一,小说里的都是真的,中国武术玄妙之极。第二,小说里都是假的,武术都是编出来的。于是,我曾看到很多朋友真的找到“九阳神功”在揣摩练习,也看到很多朋友习练异域武功,言谈中充满了对中国武术的不屑。

我想,总应该有一些书,能让人了解更多的武学知识,能让人了解真实的武林,能让人知道冷兵器时代的真刀真枪。总应该有一些人,能纠正扭曲在国人心头的武学文化观念。

我与谷卿在网络相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交点,便是龚鹏程先生。龚先生是一位学识广博的学者,难得的是他竟有一身涉猎南北门派的拳脚功夫。查看他的著作目录,竟有很多与武学有关。龚先生提出了“技击文化学”的观点,他在《武艺丛谈》中说道:“武术,应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方式,对其进行文化学的研究。目前此类研究,并未展开。盖以一般文人学士、鸿儒硕学皆不娴武术;而擅武艺者又多属武夫、为体育界人士,徒能演其技艺,不太明白其义理,更无力进行文化研究”。我习武十余年,对龚先生的观点颇为认同。其实武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因其在演练和技击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考,武术可以以一种显要的方式证明某种哲学观点,让对方没有机会用繁冗的语言去回避问题偷换概念。我想“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正是如此。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比一比拳脚便知深浅,较一较招式劲力,便晓高下。中国武学的体系庞杂,蕴含颇丰,细细观之,又会发现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也有相通之处。比如武术与书法的关系:八极拳似魏碑,古朴稚拙、浑厚雄强;螳螂拳似行草,缠丝叠绕、虚实相应、快慢相接、气势连贯;太极拳似隶书,松肢放远、方圆并用、外柔内刚、形态端庄。

我所习武功,乃北派七星螳螂门,是以七星式为基础桩,演螳螂象形之功。其中最典型的动作七星式,是以“头,肩,肘,手,胯,膝,足”对应七星北斗而组成的七星连式。我想,这也许是我与北斗的一种缘分吧。下面推荐的这些书籍,都从不同角度对侠义精神,武学原理,兵器知识,武林轶事等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和描述。愿朋友们在这些阅读中能引起共鸣,在生活的浪漫中多一份豪情,在诗意的生命中多一份潇洒自在。正像龚鹏程先生诗中所说:

昨夜秋江暗落潮,无边风雾压归桡。

归来不解金貂醉,犹把书灯照宝刀。

推荐书籍(点击蓝色字体书目可下载):

1、《千古文人侠客梦》

2、《武艺丛谈》

3、《甲胄复原》

4、《逝去的武林》

5、《龙泉霜雪》

6、《说剑丛稿》

7、《亚洲古兵器图说》

(采稿:徐毅磊;责编:徐毅磊)

您还可能想阅读……

  • 对不起哦亲,摘星星的孩纸没有摘到与本文相关的文章的说=_=|||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