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美联储声明“美国经济面临显著下滑的风险”,并实施4000亿美元的所谓“扭转操作”,随后一周,可谓跌宕惊险。“扭转操作”没有引起市场的正面效应,兼之欧债危机深度发作,美欧股指甚至所有的资产都在暴跌——石油、铜以及金银。28日传出欧洲债务危机有可能会得到欧洲领导人“超强决心的处理”,美欧股市疯狂,将前几天暴跌的“失地”部分收回。

这一周的“剧情”耐人寻味。首先,“扭转操作”很有趣。“扭转操作”的本意是卖短债买长债(没有新增国债购买),目的是压低长期利率,维持充分的低利率环境。“扭转操作”跟中国央行的美债操作方向是“合拍”,也是取长舍短。美联储的一系列货币操作压低了美债的实际利率,造成美债价格暴涨。10年期美债年涨幅回报高达18%,30年期为36%。感谢伯南克,让中国央行做对了。

不过,压制真实长期利率并不容易,长期利率匹配的是人的长期行为方式。例如在目前状态下,美国人即使看到长期房贷按揭利率只有4%,他们也不会买,因为他们要将过去的债务水平降下来,或者他们要提高储蓄,来面对可能的失业风险。他们也许还担心长期通胀水平的抬头,使得目前的长期低利率承诺不可信。也就是说,这些人的行为模式是考虑整体性状况的,他不是小白鼠,仅仅一个变量就可以刺激。从这一点看,“扭转操作”对市场的影响非常中性。

其次,欧洲危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它却很难走出新路径。希腊危机已经让市场觉得可能将意大利和西班牙拖下水了,这两个国家债务水平都危险,而且希腊的债务病毒很可能感染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银行。标普对意大利做了评级下调。现在人们有巨大的疑问:是否只要将希腊问题彻底“掐灭”,就会保住整个欧元区?希腊仅仅是单一感染源,还是欧元区其他国家其实都被感染了?

如果“掐灭”希腊危机就像斩断火药的导火索一样,那就很好办,德国总理默克尔表态要进入“有序破产策略”,决心让希腊债务违约、破产处理。德国债权人要忍受一定的债权缩水,再让“净身”后的希腊脱离欧元区,任其货币贬值,提高出口竞争力。这是标准方案。

但如果意大利和西班牙这样庞大的经济体也是“重疾缠身”,问题就严重了。4400亿欧元的EFSF(欧洲稳定基金)肯定是不够的,要不就是基金超规模扩容,要不就是发行统一的欧元区债券。现在EFSF是靠发债来融资,欧洲各国的财政是其后盾,谁都知道这是让欧洲好的国家的财政来帮助坏的国家,因为“笨猪国”(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四国英文首字母连接起来是“PIGS”)财政都快枯竭了,他们当然没力量为这个机制或基金做贡献。这个额度其实就是一个“分担的限度”。

额度扩得越大,比如现在讨论要扩到2万亿,德国人的付出将越多。如果发行统一的欧元区债券,其实就是利用德国荷兰这样较好的国家的财政信誉,然后让欧洲央行去印钞购买(欧洲央行甩掉货币量的约束),它的好处是提供了一个类似于美联储“量化宽松”式的托力,让欧元区债券像美债一样坚挺,并看上去有无限的危机防御能力(印钞权保证),但这同德国央行的哲学完全背离,德国人最恨就是无度印钞,因为历史教训沉痛。民主政治国家的德国选民也想不通“为什么一定要为欧洲埋单”?选民们不会“讲政治”。

所以,我相信欧洲危机不会“消弭”,只会不断拖延,同时美联储依然会保持激进的尝试,美欧削减赤字也不会那么坚决。那么,这意味着欧美对中国的外部需求放缓不是急剧性的,而是一个平稳、细致的衰退,它提供了一个长期的时间过程。

中国的美债操作现在看上去不错,但不可能永远运气。趁高抛售才是随机应变。如果中国等外部投资者将来卖出相当部分美欧国债,美联储或美国居民持有的美债或其他证券比重上升将是一个趋势,更多的美元会回到美国市场,“财政货币化”将更多由美国人自己承受,它的结果是,美国的通胀会上升得比想象快。而中国人民币的汇率又可以压低,那么对中国的外部需求稳定来说,这是有好处的。

所以,跟流行的悲观不同,我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被坏消息包围。中国不应当太忧虑外部变动冲击引发的内生震荡。正因这种平缓性,中国通胀问题就不会是一个快速消除的问题,而是需要长期警惕。中国应当利用这种平缓性,进行有力的结构调整。例如不是通过放松货币而是通过减税来帮助中小企业;抛弃“制高点”思维,解除垄断行业管制;透明化政府的权力和控制行政部门的膨胀;将财政重点不是放在投资拉动上,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知道,市场有它的节奏,而政府对其权力边界的正确理解,就是最好的调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