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学金评定工作落下帷幕后,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个我很看好的学生讲:“老师,我一定要努力,争取拿一次奖学金。”这次,她没得奖。对学生的雄心壮志,我只能勉励,但我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她能快乐地告诉我:“老师,我没有得奖学金,但是我不介意,因为我知道我学到了知识。”

我理解她的苦衷,因为按照系里的规定,如果三年里一次奖学金都没有拿到,可能失去“保研”资格。

现在大学的奖学金评定不单看学习成绩。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参与社团活动,都是重要因素,有些学校这方面的加分比重非常大。为了评上奖学金,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就盘算如何进入学生会或团委,考虑如何当上社团干事;也有不少好朋友为了奖学金反目成仇。奖学金在一定程度上被物化为个体成功的目标,这不利于学生成长,也不利于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形成,违背了奖学金制度设立的初衷。

抛开学生干部加分制度不谈,就算单用成绩作为奖学金考核标准的方法也值得商榷。文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老师打分的误差很大。高分低分有时跟学生字迹的好坏,跟老师的心情有很大关系,我改过很多试卷,真不以为90分以上的学生就比80分的学生水平高,差别其实不大。

大学教育和高中应试教育不同。大学的精髓在于求真求知。学生应追求一种创新能力,可惜考试考的往往仍是对固有知识的总结。记忆力好的人会占便宜,但记忆力和创新能力并不能划等号。真正能看出大学生水平高低的,应是他们的论文或实验报告。

所以我一直在给学生强调,读书学知识最重要,奖学金乃身外之物。

我读书时,学校也有奖学金制度,拿奖学金也要看成绩。不过大家似乎没那么纠结。我们的处理方法如下:

其一,考试成绩只作为一个参考依据,具体的得奖人员由全班同学选举产生。也就是说成绩最好的同学未必就能拿奖,还要看他在班级同学心目中的地位(是否乐于助人,与同学讨论时表现出的学术素养等)。

其二,凡是拿过奖学金的,第二次就不再参评了。这样就保证了绝大部分同学在3-4年间都有机会得奖学金。有了荣誉称号,在求职简历上就会显得好看一些,这也有利于提高本系的就业率。

其三,最重要的一点:班干、团干、学生会、党总支干部以及各种学生助理无任何加分优惠。这是为了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学生官僚”或“学生贵族”。我的老师们经常用蔡元培先生的话告诫我们:“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

这项制度本身当然算不得完善,但大部分同学都拥护,因为实在没必要为了奖学金和本班同学争得你死我活。那时,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极好,毕业很多年还有联系。这不能不说和那种人性化的奖学金处理方法有关。

每个大学生都应清楚,同学不是你的对手,更不是你的敌人,你们是袍泽弟兄,是姐妹。在一定程度上,你们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跳不出名利观,太纠结于奖学金这等“俗事”,不等别人分化瓦解,自己就先乱了阵脚。名利当先,“反右”和“文革”时期那种儿子出卖父亲,妻子揭发丈夫的事情就不会在这个时代重演吗?我们每个人都是体制的一部分,而体制的调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大学生不妨从身边做起,从主动要求调整奖学金的评定办法开始,将精力投入对真知无际的探寻中。

(作者为中山大学历史系讲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