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汇报》(9月19日)在报道中写道,”中国人不仅在开采原材料方面积极主动,他们也经营家禽饲养场和农业,进口电器和纺织品。北京和卢萨卡之间的贸易额2000年还是1亿美元,去年已经达到28亿美元。

“中国银行的分行已经在卢萨卡提供人民币账户服务,或许长期会导致赞比亚和中国的贸易不再是用本国货币克瓦查而是用人民币结算了。”

该报认为,”在非洲,没有任何地方像赞比亚那样受中国的影响如此强烈,也没有任何地方像赞比亚那样将大门向中国人如此敞开。原因在于现任总统班达(Rupiah Banda)的经济政策,73岁的他争取连任。

“他的竞争对手萨塔(Michael Sata)74岁,也不象征着民族的新开端。他在过去的竞选中主要集中于批评反腐败的懈怠。他在2008年的竞选中言辞犀利地反对中国,遭到失败后也所剩无几,赞比亚太多的工作岗位依赖于来自远东的投资。”

报道说, “……班达进行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地道的美国模式的竞选,当然会有人提出钱是从何而来的问题,这个怀疑会让人想到是班达的北京朋友的帮助。可是他矢口否认,宁愿指出得益于他的美国竞选顾问。”

《日报》9月20日写道:”……反对党领袖萨塔2008年还对赞比亚铜矿廉价卖给中国提出批评,现在要与亚洲投资者、也包括印度商人合作了。萨塔要实行利润税,这个税被班达为了对投资者有利而废除。

“中国人来赞比亚时,铜矿由于铜价下跌而私有化,在西方公司撤回后几乎废弃,与更贫穷的民主共和国刚果接壤的’铜带省’(Copper Belt)的矿山城陷入困境。中国投资者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为矿山拥有者生产利润。

“但是民众之中也有不满,因为其工资常常低于法定最低水平,中国老板的矿山劳动条件不符合全球标准,罢工和骚乱一再发生。然而赞比亚的对华贸易繁荣兴旺。……

“中国人带来进步”

在《明镜周刊》(9月18日)的专访中,针对中国人在非洲投资不顾环境和人权的问题,曾任世界银行顾问和高盛集团投资银行家的赞比亚金融家莫约(Dambisa Moyo)表示:”中国人既不要贯彻民主也不去传教,更不受殖民的内疚感支配。他们以中国的名义来,需要的是铜和石油。很多非洲人热爱他们,因为他们修建公路和体育馆,创造就业岗位。这些是西方过去40年中总是一再向我们许诺的、但却从未真正带来的进步。”

针对中国人依靠非洲的腐败精英问题,这位赞比亚金融专家回答说:”他们并不完美,但是他们做的,同西方国家在过去40年中做的一样。西方最好别再提醒非洲人当心中国人。”

摘译:林泉

责编:李鱼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