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呈:出走的“经济动物”

(2011-09-11)

早报导读

● 周兆呈

城外城

  在北京遇到曾经派驻新加坡工作的中国朋友,难免谈起新加坡今年的两场选举。他们不少人一直关注新加坡模式在中国发展进程中能够扮演何种角色,这两场选举过程的激烈程度、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结果,对于外界重新认知新加坡的政治生态和政治形象,是直接而有力的参考和佐证。

  而新加坡人自己也让外界刮目相看,有中国学界的朋友就说,没想到新加坡的选民政治热情如此之高。很多新加坡选民借助这两场选举,不断确认彼此对政治版图的预期是否一致。很多人期待通过选举的方式,和其他选民一起建立一种共识和新的契约,对新加坡未来的政治进行想象。总统选举之所以成为5月大选的延续,从中也可以管窥这种社会心理的形成。

  新加坡人不再政治冷感,也不再甘于做所谓的经济动物,制造了新环境下的“新新加坡人”的形象。这也必然打破旧有的执政党与民众沟通的方式,迫使执政党适应环境的改变,采取与时俱进的渠道和通途,力求达致既往的信任与委托。

  被打破的还包括一些沟通模式和理论的建构。

  1970年代德国选举,尽管参选双方的支持率一直未变,但在选举的最后投票之际发生选民的“雪崩现象”,基督教两党阵线以压倒优势战胜对手。原因是舆论对获胜者的“估计”发生了明显的倾斜,认为基督教两党阵线将会获胜的人不断增多,到投票前日变成了压倒多数。这种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导致许多人最终改变了投票对象。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就此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为防止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观点之前会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时,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观点; 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由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在“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中,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产生了。

  传播学界多从沉默螺旋的角度强调舆论主导的重要性以及确立集体意识的可能。多年来诸多政治和社会事件也不断证实这一理论的有效性。然而在本次总统选举中,政府刻意与候选人保持距离,却是为了避免政府强势支持,引起不必要的反弹情绪,候选人得到诸多团体表态支持,从选票结果看,也并没有形成沉默螺旋效应,让众多选民在“多数意见”公开形成之后产生附和的压力。

  这是和40年前德国选举不大相同的心理和结果。理论需要更新,对选民心态把握也需要更新。从选民的角度来说,候选人的真实理念、行动力等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投票关键。很多时候,取决于民众心理的一种暗示和散播。不少人觉得,反正某个候选人一定当选,我的这一票何妨带着些“挑战权威”的实验色彩?不愿成为沉默螺旋,则会形成反作用力。甚至,在一些人内心有一种隐隐的快感:倒要看看是否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结局。 微妙的内在心理活动,藉由现代高科技手段的传播,在极短时间内就能达致几何级数的延伸,看似散漫,实则效率惊人,由此而产生的认同也会更直接和迫不及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