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起:‘九二共识’: 两岸和解的关键

(2011-09-03)

早报导读

● 苏起

  “九二共识”又成为政治与新闻焦点。的确,“九二共识”这个名词是我个人的创见,但它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新瓶旧酒”。西元1992年两岸之间确曾达成共识。这个共识是用函电往返及各自表述,而不是经过签署的单一文件来呈现,所以它有一定的模糊性。

  若真如某些人所说,两岸在1992年没有达成共识,那怎么会有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辜汪会谈以及后来七年海基会与海协会的21次商谈。在当时艰困的大环境中能取得这个妥协,显示第一,当时北京政府与台北的李登辉政府都有和解意愿。第二,双方立场有一定的共同点。第三,彼此已经建立基本互信。

  2000年陈前总统的选战胜利颠覆了整个局面。即将离开陆委会的我非常忧虑双方立场很难有共同点。因为:共产党的立场是“一中”,不谈“各表”;国民党是“一中各表”;而民进党是“各表”,不谈“一中”。三者间,“一中”与“一中各表”有共同点,但“一中”与“各表”却没有共同点。这就极可能造成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的僵局,甚至恶化。

  为了挽救这局面,我在当年4月底就尝试提出“九二共识”这个新名词,作为一个新瓶来盛装以前的旧酒。这个新包装可以掩饰民共两党在主权问题上的根本差异,并为民共两党创造一个共同点,如果加上双方意愿及一点点基本互信,难能可贵的两岸和解就得以延续。

  当时我比较担心北京方面会排斥这个新瓶,因为它拿掉了中共历来最重视的“一中”;如果接受文字上不含“一中”的“九二共识”新名词,可能会被内部鹰派视为重大让步。不料北京海协会在八月底就表示愿意以“九二共识”重开两岸谈判。反而扁政府拒绝接受。同时期“九二共识”越来越成为两岸许多人乃至不同政府眼中两岸和解的桥梁。

  现在争论“九二共识”是否客观存在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一般人更需要了解的是:当事各方有没有和解意愿?彼此立场是否有异也有同?如何处理这些异同?双方是否存在基本互信?如果不接受“九二共识”,是否还有更好的桥梁?

  上述问题的答案恐怕才是我们更需要知道的。

  作者是台湾国家安全会议前秘书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