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于周一(9月5日)正式拉下帷幕,昨天各国的展商也已纷纷撤展。荷兰在线对本次荷兰馆的主办方——荷兰文学基金会会长Henk Pröpper进行了专访。

荷兰在线:此次荷兰馆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Henk Pröpper:这次荷兰馆组织的活动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共有成千上百万人访问了荷兰馆,尤其是我们的展览。我们还邀请了许多儿童来馆中参观和画画等,包括民工子弟和慈善机构的孩子。我们一共组织了53场活动,让荷兰的作家与中国的同行和读者进行文化交流。不仅在荷兰馆中,还在北京的各个场所,包括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书虫书店和猜火车等地。

我们也首次带来了荷兰的出版商,一共16家荷兰出版商出席此次书展。其中大多数都表示今后会再来北京,他们对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质量感到震惊,也对中国出版商的好奇心感到震惊。同时,他们也对中国的作家与作品感到浓厚的兴趣。在荷兰,我们知道一些中国作家,但还有很多优秀的中国作家我们仍不知晓,我们也希望把他们的作品介绍到荷兰。

荷兰在线:此次书展期间,荷兰方面共签订了多少协议?

Henk Pröpper:
我所确切知道的是,荷兰方面已经与中国出版商签订了50个协议。其中大多数是儿童书籍和非小说类图书。因为这些图书并不难卖,很直观。还有许多荷兰的小说,则需要他们先读再看。我们交谈过的许多中国出版商都让我们把小说样本寄给他们,我相信这之后会有更多的合作。

7年前,当我们首次来北京参展的时候,中国市面上仅有10本荷兰作家的作品。而现在,通过我们的努力,已经有150本荷兰的作品了。其中梵高的书信集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全套出版,这可是一个很大的项目。

荷兰在线:此前荷兰国内有舆论要求荷兰作家给中国传达支持言论自由的信息,好像十分单方面。此次荷兰作家来中国,都从中国的作家与读者那儿学到了什么呢?

Henk Pröpper:我已经是第12次来中国了。但此次来的大多数作家都是首次来中国。荷兰人以为他们了解中国,其实他们知道的并不多。荷兰人有关中国的印象并不丰富。

当然,言论自由对荷兰人是十分重要的。这其中不仅有哲学上的因素,也有商业上的原因。譬如当年伽利略有关地球是圆形的理论的书,其他国家都不愿意出版,荷兰人出版了,其中很大成分是商业契机。所以荷兰社会总是容忍性与商业性夹杂并行的。

这次来之前,很多作家本来都想提有关人权方面的问题。但他们在与中国人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了他们生活、工作的处境。这是中国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于是一些作家决定放弃这些做法。而选择与中国同行们进行公开的文学交流,让他们自己体会到言论自由这一点,帮助他们自我发展。

荷兰在线:关于荷兰作家对中国所学到的,您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吗?

Henk Pröpper:几天前,我早上5:30被荷兰一家电台的连线吵醒。他们正在采访一位荷兰作家,这位作家从未去过中国,但他在电台里说,不知道去中国的意义何在,因为中国人根本不读书。他们问我对此有什么看法,我说首先我还在睡觉,其次中国的读书人多了,他们非常有好奇心。中国人对荷兰的认识、以及认识荷兰的意愿比荷兰人认识中国的程度与意愿都高。

西欧在上个世纪是世界文化的中心,但其实我们已经不再是中心了。正是因为我们不再好奇了。如果没有看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真的落后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