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

这或许是一个意料之中的新闻——《八旬爹爹跌倒后窒息,围观者越来越多就是没人敢扶》。相信《楚天都市报》编辑在看到这则稿件时,一定想起了彭宇,想起了许云鹤,想起了依靠录像才避免被老太认定为肇事者的救人司机。于是,在上周六的报纸上,这则发生在武汉的故事获得了头版展示机会。

虽然不足400字,但这则通报88岁老人躺在地上1小时、最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简讯被广泛转载,以及广泛叹息。无独有偶,同日可与之遥相呼应的是《老人当街摔倒血流满面无人扶,10分钟后有人报警》,上海《东方早报》予其五版头条。

那些关于“好人做不得”“老太扶不起”的世道感叹在上个星期就已经深入人心,悲剧如约到来只是增加了人们的苦涩感。不过,这个时候,自有意见领袖愿意站出来展现社会责任感,高喝一声“别故意放大社会冷漠”,“扶一把倒地的老人,有那么难吗?”

那份湖北报纸昨天以头条评论反思,寄望于“发掘围观者的‘道德金子’”;不过在《成都商报》上,李鸿文开篇即表达了对同行们议程设置的失望:“康拉德•芬克在《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中提到,评论撰稿人热衷于冲突而不是和解,因此容易感染坏消息综合征。不过,看了《楚天都市报》3日的一则‘八旬爹爹跌倒后窒息,围观者越来越多就是没人敢扶’的报道,感觉喜欢冲突的不仅是一些时评人,还有司客观报道之职的记者。”在列举了自己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后,作者呼吁相信“人类具有行善和向善的人性”,试图解释“一些媒体报道为何总给人感觉好人难寻呢”:“我们很容易患上坏消息综合征;也许,我们在潜意识里放大了做好人好事的成本和难度。当然,不可否认……‘彭宇案’确实影响人们做好事的意愿。更多时候,则是做好事的能力层面。回到那篇报道,既然围观的人很多,也就不存在被人诬陷的担忧。围观者之所以没有帮老人转身,应该说不是没有这个意愿,而是缺少相应的急救知识和能力,担心自己的鲁莽动作导致意外。这显然跟冷漠无关。”

凤凰网大力推荐的还有另一篇来自《东方早报》自己的感叹。牛克冷眼看世情,《“彭宇”,几多冷漠假汝之名》:“舆论将这种人人自危,责怪到当年的‘彭宇案’判决上。但这种‘因果关系’,未免有些宏大叙事。”身为媒体人的作者亦试图向受众解释媒体运作规律,“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家不能以偏概全,认为世风就像某些新闻曝光的那么冷漠。我们社会中发生的更多事儿,是老人受伤、走失,就有人报警、施以援手。只因这些事太普遍,媒体不可能一一报道。”文章质问那位指称“大约过了10分钟才有路人报警”的拍照网友,“(你)当时在做什么?”——“有时,我们需要告别对别人的高分贝声讨,倾听自己心里的实话:我们不愿救人,真是因为‘彭宇案’吗?真是害怕传说中的法律风险吗?或许,只是因为我们的冷漠、懒惰,甚至是看客心态;或许,‘彭宇案’成了最好的麻醉剂,让我们良心得以安宁,不致愧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