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4日)

“地沟油”传闻已久,段子长红,是所有食品安全丑闻中的霸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周一播出报道,宣布其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证实:“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这也是全国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侦破非法收购‘地沟油’炼制食用油,并通过粮油公司销售给群众的案件。”

新华社更加详尽的消息《地沟油是如何流向餐桌的?》很快化作市民报纸头版重点和门户网站头条链接,那些污浊不堪的“偏僻树林大缸熬制泔水”画面同步传送。电稿以涉案的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为样本,“三问地沟油监管”,强调标准缺失竟致“地沟油符合食用油标准”,而此前有专家所称“用地沟油炼制食用油技术工艺复杂,一般人难以掌握,且炼制费用昂贵、得不偿失”实乃误导。

产销跨14省、4元钱一斤、粮油店兜售——现代快报哀叹“恶心的传闻终于做实了”。新京报除了把大半个封面都用于此讯外,还发表社论强调“地沟油产业链并非不可斩断”,呼吁以公安机关此次破获“地沟油”大案为经验,多个执法、职能部门密切协作,突破食品监管的地域限制。

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同期配发的时评亦惊讶于“黑窝点披着正规工厂的外衣,并实现机械化规模生产,销售渠道更具隐蔽性,足见地沟油黑色经济链正越来越猖獗”,警告“自扫门前雪”的属地监管已失去作用,期望行政监管部门在与违法者的“动态对抗”中实现并保持“优势对抗”,就算“魔高一尺”,也要“道高一丈”。

扬子晚报、广州日报等则呼吁“速给‘地沟油’找一个合法去处”、“引导‘地沟油’变废为宝”,例如用公共资金补贴回收和生产企业,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制度。

人民日报在为“国情”作出辩解时,其实应该可以想见反弹。那篇反问“北京物价真比纽约高吗”的文章得到了商业门户推荐,但也印证了它几天前刚刚分析过的中国民众流行思维--“不相信”。

被网站编辑定义为“党报对比中美物价水平,称国内相对偏低”的这篇文章,逐一举例分析“国外品牌特别是高档消费品,北京贵得离谱”、“市内公共交通和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纽约贵很多”,并得出结论:“中美物价比较还存在不少误区,简单地对比并不全面客观 …… 不少中国游客虽然在境外大量购物,但不在美国长期生活,所以很难全面感受美国物价水平。”

配发评论揭示了中共中央机关报发表调查的起因:“近期,一些消费者对国内外物价问题格外关注,甚至有人依据部分消费品价格的差距片面认为我国的物价水平已经‘赶英超美’”。根据作者分析,“这只是一种情绪,是对通胀高企的一种担忧,而未必是事实本身。中美两国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巨大差距,决定了我国的物价总水平必然相对较低。”

只是对通胀的担忧吗?北京晨报决心去搜集那些不以为然的抱怨,大喊一声“COACH贵?公交便宜!肉价相当?收入不一样!别比啦!中美物价比不起”。文中,财经评论员余丰慧用收入比计算的那笔账更是化作商业门户新闻首页标题——“中美物价对比遭疑,专家算出北京房租是纽约五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