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孤儿”缘何成为无头公案
文/魏英杰
湖南邵阳计生部门被指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为名,将十余名婴幼儿强行抱走送入福利院,并以收养名义“销往”国外。该事件曾被媒体以“邵氏孤儿”为题进行曝光,引发舆论极大震动。9月28日,邵阳公布相关调查结论,表示未发现买卖弃婴行为,对12名相关责任人员分别给予开除党籍、撤销职务等处分。
一起轰动海内外的事件,最终却似乎成为一桩无头公案。这实在出乎意料之外,同时也让人深感无奈。从相关报道看,当地计生部门抢婴儿是事实,福利院送养“弃婴”并获取利益也是事实,可按照相关调查说法,其中并不存在买卖弃婴行为,却也是个事实。这就像一枚硬币,虽然许多人看到的是这一面,可官方翻过另一面给你看,你却又不能说那不是一枚硬币。
例如,报道所涉十余名婴儿,部分婴儿被指实为当事人亲生子女而非弃婴。这是相关报道曝光后,引起舆论震惊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调查结论称,所涉5名婴儿为当事人隐瞒血缘关系,将抚养的婴幼儿说成“弃婴”。这话意思是,这些婴儿被当成弃婴送养,责任并不在计生部门或福利院,而是家属自己的责任。
这么说有没有错?很难说相关部门这么解释是错的,可这样解释又让人感受到某种残酷。因为,包括当地官员都知道,一些婴儿出生后(包括头胎生育),其父母为逃避计生和缴纳社会抚养费,往往会隐瞒其中血缘关系。也就是说,这本来是有些人为规避政策而采取的手段,如今却成了计生部门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不必再去追问当地为何一边否认相关事实,另一边又对责任人作出处分,仅从这一点看,相关调查的说法已是迹近泼皮耍赖。
这种推卸责任的耍赖手段,还见诸其他调查结论。
例如,相关调查称:调查中没有发现买卖行为。高坪镇计生办、民政办与邵阳市社会福利院没有发生经济关系。邵阳市社会福利院接受外国收养人、收养组织的自愿捐赠,符合民政部《外国人在中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规定以及国际收养惯例。
是的,这些说法也可以说都没错。但这根本没法掩饰,当地抱走这些婴儿,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收取社会抚养费——即便这不是全部原因。否则的话,人们就很难解释当地曾在计划生育督察通报中所称的“有些乡镇将社会抚养费作为乡镇财政的主要来源”这一现象。上述说法也难以否认,在一些地方,福利院送养弃婴,就是为了赚取所谓的“捐赠”。否则同样难以解释,湖南衡阳市多家福利院何以通过收买婴幼儿来牟利的这一事实。
不完整的事实,有时候就是一种虚假。刻意强调问题的某一面,有时候就是一种掩饰。“邵氏孤儿”事件的调查结论,其实就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基础上的一种“事实”。从中不难认定,即便相关调查结论在逻辑上是自洽的,这也不是事件的全部真相。对于该事件,一个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结论应当是:这是基层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打着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旗号,肆无忌惮侵犯人权并借机牟利的事件。
这恰是相关调查不得不矢口否认事件真相的原因所在。因为在这其中,相关手段实在太恶劣,事件性质实在太严重了,倘若承认上述事实,不但会引起更大的舆论效应(包括国际舆论关注),其后果也将不是处理邵阳一地官员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绕开事件的真相,才能避开问题的实质,这样也才能将对事件的处理力度降低到最小。换言之,当地调查结论否认相关事实,意在避免引起更高层面的责任追究,而处分相关人员,则是为了应付公众对这一事件的高度关注。
在这种思维主导下,“邵氏孤儿”只能成为一桩无头公案。但这也意味着,那些受事件伤害的人们,只能接受现实,再也无从讨还公道。
2011年9月30日
首发经济观察网,转载请注明:
http://www.eeo.com.cn/2011/0930/212821.s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