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
  
  張偉國
  
  近年來隨著海內外華人對自身傳統思想文化的探索,胡適的貢獻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胡適研究”已然成為一門顯學。海峽兩岸都出版了四百萬字的《胡適日記全集(編)》,在此基礎上,臺灣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社”院士叢書”2004年5月初版了余英時的新書《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
  
  享譽海內外的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是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歷任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聘講座教授榮退。近年來他還一直擔任電臺的特約評論員。
  
  余英時教授的這本胡適研究新書,根據《胡適日記全集》的內在線索,把胡適一生分成幾個階段,並分別指出其與中國現代史進程的關聯。幾乎在每一階段,胡適個人生命史上一向都存在著一些或大或小的疑點,余先生僅擇其較有關系者,予以澄清。”從《日記》看胡適的一生”,即讓胡適自己說話,盡量還胡適一個原來面貌。比如,留學時期的博士學位問題、胡適的哲學素養;新文化運動初期與王國維的交往、為毛澤東修訂”湖南第一自修大學章程”、及與陳獨秀”狠幹”梁漱溟”蠻幹 “不同的”從容漫步”;大革命時期:胡適除了學術創作上的高產,也寫了一系列批評國民黨的文字,”上海的報紙都死了,被革命政府壓死了”、以及萌發創建” 自由黨”的念頭,再有從1926年到1941年間在認識社會主義問題上出現的思想波動;新北大(1931–1937)時期:他重回北大任文學院院長,與傅斯年一同鼎力幫助蔣夢麟校長改革北大,並以此帶動全國大學教育的現代化、參加”國難會議”,主編《獨立評論》、”一二九運動”中與青年學生的關系;受命於危難之際出使美國(1937–1946)從主和派轉變為主戰派的內裏乾坤及良苦用心,擔任國民政府駐美大使的成就及卸任後在美國的遊學生活……
  
  內戰時期(1946-1949)胡適回國任北大校長,”以振興中國的高等教育為己任”可惜時不待我,鑒於歐洲國家抗戰武裝與國家軍隊沖突的血腥教訓,他曾致信毛澤東要求中共放棄武裝,以和平方式參政,準備為中國建立一個”不靠武裝的第二大政黨”。在當時兩極化的政治形勢中,胡適一方面政治上站在國民黨一面,另一方面卻又堅決不參加政府,是因為他基於如下理念:與中共勢不兩立、中共得勢中國必亡於蘇聯;阻中共得勢,只有現政府不倒而改進;要有自己的辦法,一入政府即全無辦法,與其入政府不如組黨,與其組黨不如辦報,保持抵抗中共得力量,保持批評政府的地位,最多只是辦報。
  
  落日余暉(1949 -1962)這一階段分兩個時期,49年4月到58年4月寄寓美國,為美國外交季刊撰文”斯大林戰略中的中國”,給美國政府中國政策白皮書”正本清源”,批駁了美國外交界影響對華政策的”中國專家”主流觀點;58年4月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定居臺北,直到逝世,期間他領銜創辦《自由中國》半月刊(刊物命名,並任發行人),反對蔣介石違憲連任和雷震入獄,這兩件事在他生命最後一程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通過對言論自由追求和對結社自由的堅定支持,展現了胡適自由主義思想的堅定信念。
  
  在余英時看來,最近一、二十年來,晚清到民國時期許多重要人物的日記都已經相繼出版,為現代史的研究領域增添了很豐富的史料。但以史料的價值而言,《胡適日記全集》恐怕仍然要占第一位,遠非同類作品所能比肩。理由很簡單,從1917年到1962年,胡適無論在文化史、思想史、學術史、或政治史上都一直居於中心位置,他一生觸角所及比同時代任何人的範圍都更寬闊,因此他觀察世變的角度自然也與眾不同。更難得的是,他在日記中保存了大量反對他、批判他、甚至詆毀它的原始文件,這尤其不是一般日記作者所能做得到的。所以他的日記所折射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生活世界,而是整個時代的一個縮影。讀完這部四百萬字的日記,便好像重溫了一遍中國現代史,不過具體而微罷了。現今中國知識分子從胡適日記中可以汲取相當豐沛的養料。而余先生的這本新書恰似給我們現代人提供了一把深入了解胡適的鑰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