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说标题里的“呼声闻于死水而不达”,这是石头碰石头之外的另一种比喻,呼声虽然响亮充斥,然而遇到了这一塘死水,虽则表面上能起一点波纹,但内里的粘稠,是极难触动的——这就是我们的思想界(广义的,指一切声音的来源的集合)的现状:声音太多,以至于变成了背景的噪音,思想太多,以至于搅成了一桶浆糊。

 

 

呼声闻于死水而不达

                           ——一点议论,关于网络舆论的“繁荣”

 

文/Horf(华中科技大学)

 

 

倘我的印象不错的话,近两年的社会新闻里,总要出现几个被扶起后讹人的老头老太的。虽则未必是老人的意愿(我很疑心出主意的是子女亲属,因为他们的脑筋较为“活络”),但一再发生这种事,使人不免不再敢扶起跌倒的老头老太了,因为“好人好报”的定律似乎被直接改写了,这是很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再退一万步说,尽管中国人民的感情一再被伤害,但这次外交部大概是不能就此表态了,所以这事有点不好收场。

然而公共话语的平台转到了网络上,事情似乎有些不一样。譬如说,我的观点可以发到这里,而且被几个读者看到,有所思者可以直接评论,或者撰一篇文以为应答;我的观点也可以发到微博上,引起转发评论之类。假如是确实有名气的大家对这事做出评论了,那风潮将会更盛,跟风者、辩驳者将如钱塘之潮、过江之鲫。总之,一个事件很容易成为公共事件,换句话说,公共化了。到这里以后,一件事被广泛地讨论,意识形态(很遗憾,由于遗传,国人产生观点的基准仍然来自于意识形态)被猛烈碰撞,假如有一个统观一切的神明放眼望去,这人间岂止是百家争鸣,简直是万家灯火。

 

 

 

一般来说,这种景象会带来变革,或者撇开因果关系不说,这种景象是变革的迹象。然而西人的文艺复兴大概并不能在这里重演,因为一些人的嘴巴和键盘是稍稍宽松了,手脚和头脑却还被捆缚得结结实实;而大多数人,撇开头脑和手脚不谈,嘴巴却还不懂得如何发声,亦没有发声的需要。用时髦的Maslow氏的话来说,大抵还停留在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层次。

这幅景况其实很明了:事件一出,表面上看好像大家都是奔着事件去讨论的,然而:宣扬民主的依旧宣扬民主,拥护政府的依旧拥护政府,反对台独的依旧反对台独,贩卖西方的依旧贩卖西方,编写笑话的依旧编写笑话,自由主义者依旧在夸耀着他的自由,相信天理循环的依旧在反复着他的循环……假如你疑心我说瞎话,我无法证明自己观察的结果,还烦请诸君尽管去网络上,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一句话,各个流派只不过是利用了事件的受关注度,重新包装再售卖自己脑子里那一点东西罢了,而即便是挂着反思名义的言论,我也很疑心他是不是真的在反思。所以我说头脑还被捆缚得结结实实。不惟是这些事件贩子,受众们也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头脑也很结实,断然是不透风的,所以结果大概是石头碰石头,只发出几声沉闷的声响了事。然而沉闷的声响加起来,也还是有雷霆万钧之感的——所以网络舆论看起来很繁荣,其实跟某些地方的沿街“形象房”一样,里面大概是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的。

以上就是我对网络舆论的看法。这个看法还有很多变种,比如说“网络民意是一滩狗屎”——这个当然太过激烈,不合中庸的法则,所以舍弃(特此声明:网络民意不是一滩狗屎);又比如说标题里的“呼声闻于死水而不达”,这是石头碰石头之外的另一种比喻,呼声虽然响亮充斥,然而遇到了这一塘死水,虽则表面上能起一点波纹,但内里的粘稠,是极难触动的——这就是我们的思想界(广义的,指一切声音的来源的集合)的现状:声音太多,以至于变成了背景的噪音,思想太多,以至于搅成了一桶浆糊。

 

 

 

有的人可能要说,谈论总比不谈论好,至少让更多人知道了。以功利主义的名义,我以为这是扯淡。一来谈论这些事情并不能使风气有所改观,二来还有“草民诚惶诚恐发的微博又被敏感词屏蔽了”,三者,知道这些事情并不能使个人的生活更幸福——又或者,知道这些事情果真能使个人生活更幸福,因为可以满足自己得到满足机会不多的正义感?

呵呵。

 

 

(采编自投稿邮箱;责编:麦静)

 

 

您还可能想阅读……

  • 对不起哦亲,摘星星的孩纸没有摘到与本文相关的文章的说=_=|||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