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地区调高最低工资标准

(2011-10-07)

早报导读

● 黄慧敏 北京特派员

  因应物价高涨,中国21个地区相继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逾两成。这虽有助企业克服民工荒问题,但也加重了企业成本,迫使部分企业考虑转移阵地。

  根据北京《法制晚报》统计,今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21个地区里,东部地区占一半,有11个,而且全部都超过千元人民币门槛,在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全中国最高,每月达1320元(人民币,下同,271新元),较去年的1100元涨了20%。

  不过以涨幅而言,此次最低工资标准调动幅度最大的要属位于西部的重庆,增长了32.8%。

  中国各区多年来普遍遵循两年一调的规则,逐步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但2008年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步伐一度暂缓,直到去年,各区才重启这项工作,而狂飙的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相信是主要动力之一。

  今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21个地区中,就有至少4个明确指出CPI是主要考虑因素。

  中国的CPI从去年底开始便一路飙涨,今年6月至8月也都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经济参考报》上周发表的调查指出,中国不少中低层劳动者的工资涨幅实际上都被通胀“吃掉”了,而去年6月至今年6月间,劳动者的工资实际上缩减了5%。

  为了对抗通胀,协助工薪阶层维持基本生活素质,宁夏回族自治区继去年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后,今年再调整。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周清杰接受《法制晚报》访问时就说,深圳等东部地区的产业多为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需要大量工人。调高薪酬水平料能帮助这些地区的企业招到更多高质量的员工。

  重庆等西部地区目前也积极发展经济,以缩小和沿海地区的差距。因此,除了是大势所趋,周清杰认为,调高工资还可帮助西部城市留住当地员工,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