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占新:华文教育的价值重构

(2011-10-14)

早报导读

● 姚占新

  华文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有着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华文教育掺杂了太多教育之外的因素,所有和华文教育有关的改革,都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实际上,其他国家在涉及到语文教育时也是如此,因为语文教育牵扯到复杂的族群情感问题。

  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华文教育,在上个世纪初摆脱了传统的经、史、哲熔一炉的“大语文教育”后,基本的发展方向是由科学理性主导下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好处在于华文知识的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这一应付社会和生活的工具。但是,科学理性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却又不同于欧美各国。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目睹自然科学给欧洲带来的文明,以及科学自身取得的巨大成就,痛感于中国的羸弱,因此坚信科学技术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科学随之由“技”而“道”,经历了形而上的演变过程,最终被提升为一种主义,成为建立新世界观的一种选择,科学理念因此渗透到学术、政治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形成了以科学为基础的新的语境。

  这种科学主义思潮体现在华文教育上,就是华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工具性和实用性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在华文教学过程中,引进了西方的分析肢解的教学方式,使一些颇具有诗意的文学作品,按照字、词、句、篇的阐释变得干瘪乏味,运用机械训练和“学得”的方式,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习得”的方式。这种运用西方解构语言的方式来解读文章,加上程式化的训练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是具有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其个性得不到张扬,品性得不到陶冶,人文精神得不到培养。

  科学主义使华文教科书的编排更系统化、科学化和有序化,促成了单元组合型华文教科书编排体例的形成。但是,科学主义的运用,也把华文学科与具有严密学科体系和逻辑体系的自然学科等同起来,进行了所谓的由浅及深、由简到难的梯级式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华文学科自身的模糊性、人文性和多向性。

  在教学评估方面,以一时的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整体发展好坏的唯一指标。这样的后果就是,考前密集操练,快速而大量的记忆与考试有关的各种知识;考试结束时就是学习完成之时。一次考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对学生某段时间学习情况的评价,而学习过程中丰富而生动的表现,却失去了真正的价值,他们所记忆的知识、练习的题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遗忘。由此可见,这种评估方式只是一种类似于生物最基本的刺激反应、纯粹技术化模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得学习、考试成为学生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华文教育的改革要重构华文教育的价值,要把华文的文改变成“人文”,而不仅仅是文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性的培养,教育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在体验中发现自我,在体验中学会容忍与尊重,从而使个性得以张扬。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得以构建健康人格所需要的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和审美结构。

  要做到这一切,关键在于处理好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华文教育中的协调问题。在华文教育目标中,既要凸显学生华文能力的训练,又要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的“情”、“意”发展。在华文课程评价中,既要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情况,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情况,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等多种组合方式,促成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

作者是义顺初级学院华文教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