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中英:对“美国之秋”的评论和感想

(2011-10-11)

早报导读

● 庞中英

  阿拉伯世界从春到秋,“革命”此起彼伏,不知何时是终点,因为问题和危机才刚刚展开。一直为“阿拉伯之春”而头痛不已的美国,却没有想到自家“城门”也“失火”了。

  考虑到美国在当代世界体系中远比阿拉伯世界更加重要的性质,当下在纽约、华盛顿和其它美国中心城市发生的如火如荼的社会抗议活动(已有媒体将之命名为“美国之秋”),其未来意义可能超过“阿拉伯之春”。

奥巴马政府对“美国之秋”言不由衷

  奥巴马政府对发生在其执政下的示威抗议的反应和评价,其实不简单。在大选年,奥巴马似乎尽量站在失业者和学生示威者一边,“批评”华尔街。但奥巴马此种立场,是言不由衷的。因为,示威者的对象,不仅包括华尔街,也包括滥用纳税人的公共资金“解救”(bailout)华尔街的奥巴马政府。

  示威是在奥巴马执政下展开的,是对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未能有效缓解民众困苦的失望、甚至绝望之表达。这如同是对奥巴马政府的一场不完全的全民公决。示威者给奥政府的连任计划投下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明了此点,奥巴马本人及其竞选队才不得不似乎站在示威者一边说话。

  那么在这场抗争中谁会是赢家?实际上,超越意识形态之争,客观、基本事实是,过去四十年的全球化资本才是最大而主要的赢家。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长期对立的、挺资本主义的和反资本主义的、从劳工与社会角度思考和从资本及其秩序的角度思考的,对“美国之秋”的反应和评价很是两极分化。这一点也不奇怪,没有超出人们的想象。

新自由主义席卷全球的后果

  从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以来,“新自由主义”就开始席卷全球。这一新自由主义运动在开始后不久就冲开了苏联和中国,以及印度等国家的藩篱和壁垒,导致中国等国家的巨变: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解体、俄罗斯加入资本主义体系、印度的快速发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