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福:政策检讨机制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2011-10-20)

早报导读

● 李顺福

  近日来,政府再次兴建小贩中心的决定成了街坊的热点讨论话题。10月8日,环境及水源部长维文宣布,国家环境局将于明年中在武吉班让兴建一个多层小贩中心与湿巴刹,扭转了26年以来停建小贩中心的政策。此外,部长还表示,在未来10年,当局将在全岛兴建10个小贩中心,首选的地点以新镇为主,包括了榜鹅与裕廊。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维文解释说,政府如今决定顺应许多国人和国会议员的诉求,再次兴建小贩中心,也是因为它是狮城具特色的标志,能吸引各阶层的国人聚在一起。他说:“小贩中心还可为国人提供就业机会,更何况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外用餐……小贩中心能作为一个让居民交流、联系感情,而且享用廉价美食的好场所。”

  受访国人大致上欢迎部长的决定。对部长快速的回应,有些国会议员表示感到有点惊讶,毕竟停建小贩中心的政策已经实施长达26年之久。和几位朋友谈起,虽然对新政策表示支持,他们却对维文的解释感觉到哭笑不得,因为修改政策的理由,和长期以来多位国会议员及民众所申诉的没有什么不一样。人们心中一个大问号是: 为何国人必须引颈长盼26年,才能等到政策的U转?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民意

  近几年来,政策U转的案例可说是不胜枚举。好多年前,当局也有过停止兴建湿巴刹的想法,认为只在上午营业的湿巴刹缺乏经济效益,应该逐步被淘汰,由营业时间较长的超市所取代。议题在民间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迫使当局重新对计划进行评估。现在维文部长宣布,明年中在武吉班让兴建的小贩中心将会有一个湿巴刹,说明当局对建造湿巴刹的课题有了明确的决定。政策U转的另一个例子是废除收取电视执照费。在年度的预算案辩论里,多位国会议员不只一次要求财政部取消该项税收而受到拒绝。到了去年,当局才以“顺应民意”理由对该税收作出废除的决定。

  10月12日在《联合早报》读到前国会议员吴俊刚“政策U转何其难”的文章,觉得相当有意思。我想,人们想了解的是,在国际享有高效率的我国公务员团队,为何在政策U转上无法作到更尽善尽美?剖析上述几个例子,笔者认为政策U转的挑战来自下列两个因素。首先是政策U转引发的颜面问题。就如吴文所说:“对当时的政府而言,改变政策是脸上无光的事吧。” 在东方社会里,颜面是重要的,因此有些执政者为了担心被批评朝令夕改,而坚持即使是错误的政策。话虽如此,以小贩中心为例,26年的等待的确是太久了。

  第二个缘由或许与当局长期执政有关。长期掌权虽为执政团队带来累积治理国家经验的益处,但它也是一把双面刃,因为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能引发导致严重后果的自满。针对马士沙拉末逃脱事件,李光耀就曾对相关部门作出“自满”的严厉批评。有些评论员也曾经指出,虽然我国执政团队维持高效率的运作,但团队在制定政策的进程中,却或多或少显露出“我们最了解情况”(We know best)的思维。受到这种思维的干扰,第三者的意见往往会轻易被忽视,导致政策的制定和检讨进程出现偏差。

  除了上述因素,政策U转引发的困境,显示现有政策检讨机制的运作似乎出现了问题。曾经在公共部门任职者或许知道,包括法定机构在内的政府部门,都须对影响民生重大议题的反馈加以整理并提呈季度报告。为何这个季度检讨政策的机制,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我想原因或许有两个。首先是对反馈应有的敏感性问题。从逻辑上讲,如果某类反馈一而再地出现在季度性报告里,它显示的是它的一贯性及持续性,意味着这类信息理应受到重视并得到适当的反映。但事实上可能恰好相反,一旦季度性报告流于形式,这类信息可能会被欠缺敏感度的民意处理者归纳为旧课题(old issues) 而无法获得应有的关注。国会的辩论也经常出现类似状况,一些国会议员所提的议题,就曾被相关部长讥讽为缺乏新意,使到一些议员不敢“老调重弹”。

  虽然许多读者投函媒体,对某些议题发表意见,笔者相信相当部分的投函者对获得的回应并不感到满意,有些可能觉得相关机构只是在照章办事,甚至是敷衍塞责,即便如此,有勇气和意愿与当局展开“笔战”的读者并不多,毕竟那是费劲伤神的事。相信不少读者虽然心中不满,却因为抱有类似“你说了算”的心态而决定“息事宁人”,而有关议题也会被归纳为“项目完结”(case closed)而被束之高阁。值得重视的是,读者“息事宁人”的反应,却可能被有关当局误判为“读者被说服了”,使当局对议题所持看法更为执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