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专程:从剧场内的笑声谈起

(2011-10-08)

早报导读

● 麦专程

  戏未开演,两位演员已准备就绪,蹲在舞台一隅,手握饭碗模仿进食的动作,偶尔还发出傻笑声。刚进场的学生观众见到这情景不禁放声大笑,和台上的演员无形中产生互动。坐在后排的一位男同学的笑声特别响亮,即单纯,青春洋溢的声音。

  这个笑声格外熟悉。我想起若干年前在电力站的黑箱剧场。观赏郭宝崑的剧作《寻找小猫的妈妈》时,也发出同样的笑声。当时不了解何谓戏剧,看到台上演员的丰富、夸张表情,忍不住呵呵大笑,一发不可收拾。《寻找小猫的妈妈》非喜剧,我的笑声很失礼。虽然如此,那次的体验颇难忘,因为生平第一次接触戏剧,渐渐才明白戏剧探讨的往往是人性与社会课题,间接灌输发人深省的价值观。

  二十余年后的今天,坐在购物区顶楼的小剧场观赏《阿Q后传》,周围都是由老师陪伴的中学生,感触良深。数月前在滨海艺术中心观赏英语舞台剧《娘惹艾美丽》时,同样遇到类似的情景。学生带着好奇及愉悦的心情走入剧场,纵然有些吵闹,却完全可以理解他们按耐不住的兴奋。

  这是个可喜的现象,显示新加坡学府重视学术成绩之余,也鼓励学生积极走出校园,接触和参与各种活动;似乎预先响应教育部最近公布的“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方针。价值观的灌输和品德培养相连接,覆盖层面广,学生无论从体育或艺术等活动,皆能获得一定的启发。而艺术相关的活动对青少年的心灵建设何其重要,不仅能加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

  国家艺术理事会前主席兼建筑师刘太格,最近在一项媒体访谈中说:“所有学术科目如数学,皆有边际。反观艺术的熏陶能培养一个不断探索未知的思维。”这句话耐人寻味。艺术之美在于从各角度去探索并发掘人性,了解及接纳自己与他人的文化,从中培养独特的思维。我认为文化的幼苗越早扎根越好,让学生多接触学术以外的东西,一生受用。

  说到艺术活动,其实新加坡不乏高水准的文娱表演和展览,艺术氛围近年已有显著的提升,关键在于同学是否主动去观赏和参与。现在的莘莘学子是幸运的,学习环境趋向灵活方式,甚至有机会到国外进行文化浸濡;有艺术潜质的同学,还能报考艺术学校实践梦想。

  二十年前,当绝大部分的国人都不认同艺术和设计学能为经济效益增值时,谁会预料新加坡在未来会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艺术学校。位于市区的校舍不仅设施齐全完善,空间也宽敞漂亮,能在优雅的环境中学习,令人羡慕与深感骄傲。

  艺术学校尚新,真正的果实要待学生毕业后,才知道它培育的学生蕴含什么样的素质,品德培养成功与否。我好奇同学将来会往什么领域发挥所长,他们又会为本地的艺术环境注入什么样的朝气,而新加坡届时能容纳多少全职艺术工作者?

  话说回观赏《阿Q后传》的小剧场内;戏末,当演员歇斯底里地说谁要革命(如果我没记错台词),那位男生突然脱口说了一声:“当然不要啦!”。我们这群成人观众都忍不住笑了,这位同学竟然把戏看得如此投入,仿佛台词是对着他发问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