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直門萊佛士廣場的晚上,經常可見一群退休老人,濃妝豔抹,穿上戲服兀自唱起戲來。
記者陳東旭/攝影

「花樣繁多的活動,總不如卅多年前我們的鑼鼓戲曲!」在北京東直門萊佛士廣場的晚上,經常可見一群退休老人,濃妝豔抹,穿上戲服兀自唱起戲來。他們吸引了圍觀的群眾,還有人隨興加入舞蹈行列,這就是近年興起的「老人街舞」。

近年來,不僅是北京,在大陸多處城市或鄉下,只要稍具寬敞的廣場,就會出現這些健康自樂的街頭群眾文化。他們都是退休後的大爺大媽們,忙完家務後,穿戴得披紅掛綠、敲鑼打鼓,走上街頭,扭起秧歌(一種表演插秧耕地勞動生活的舞蹈)、舞起扇。

家住東城區北新倉的張彬說,這些老人就像歐美那種家庭聚會,或有如熟識朋友一樣,即興表演。圍觀的眾人都帶著欣賞的眼光,跟著節奏拍手,還有些熱情的外國遊客也被氣氛帶動下場熱鬧一番。

一名參與的成員說,這種街頭聯誼舞讓他走入人群,無論冬夏,他都會前往。剛開始不好意思,也會跳錯、唱錯,怕別人嘲笑,到後來怡然自得。

這些老人歌唱的曲目多半是文革或更早之前下鄉、插隊,那些報效國家、鼓舞士氣的歌曲,有的則是著名的民族舞曲或兒女情長的民謠。這些歌曲已成他們追求心靈的和諧樂章。

大陸推動文化體制改革,提倡社區文康活動、增進文化道德觀念,一些地方街道辦對這種群眾聚集的場合也紛表支持,這為這種群聚活動對老人生活品質和社會和諧穩定有幫助,也對文化保存有貢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