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bye Steve Jobs 1955~2011
‘ 若你將每天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總有一天你是對的。’ 喬布斯離去,除了留下為人津津樂道的科技產品,亦留下了啟發人心的人生哲理。他在2005年於美國史丹福大學畢業禮上發表演說(圖),對人生際遇、愛與失落以及死亡的看法,值得令人再三細味。節錄如下︰

今天我很榮幸出席全球其中一間最佳大學的畢業典禮。我未曾大學畢業,老實說,今次是我最接近大學畢業的一次。今天我想跟向大家說我人生中的3個故事,沒甚麼大不了,就3個故事而已。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第一個故事關於串連人生點滴。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讀了6個月便休學,18個月後才真正退學。我為何要退學呢?這得從我出生前說起。我生母是位年輕的未婚大學畢業生,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 但強烈認為我應由大學畢業生收養,因此早在我出生前,她已安排好讓一名律師及其妻子收養我。可是該對夫婦,在最後關頭才決定要收養女嬰,因此我後來的養父 母(當時尚在輪候名單上),一天晚上突然收到來電,問他們︰「我們有一名失了預算的男嬰,你們想要嗎?」他們回答︰「當然!」生母後來才知我的養母沒上過 大學,養父連高中也沒有畢業,故拒絕在文件上簽字,直至數月後,我的養父母承諾會讓我上大學,她才同意了。

17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我無知地選了一間學費幾與史丹福一樣昂貴的大學,我兩位藍領階級的養父母只好把所有薪水給我交學費。6個月後,我看不到這樣 讀書還有何價值,我不知自己此生想做甚麼,也不知讀大學如何幫我找出答案……所以決定退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其實當時我是頗為害怕的,但現在回首,卻 認為是我歷來最棒的決定。

然而事情並不浪漫。我失去宿舍,只能在友人房間席地而睡。我靠回收5美仙的可樂樽來買食物,每逢周日要行7哩路去印度教神廟吃每周唯一一頓好飯,我 喜歡它。我跟著我的好奇心及直覺走,遇到很多其後證明是無價的東西,例如︰里德學院當時提供可能是最佳的美術字課程……但因為我退學了,可以不用選報正常 的課堂,便決定參加美術字課程。我學了襯線(serif)及無襯線(sans-serif)字體,學會如何在不同字母間變更字距,以及怎樣做出最棒的印刷 式樣……當時看來,這些東西於我人生應該沒有甚麼實際用途,但10年後,當我們設計第一部Mac機時,我想到所學的東西了……如果當時我沒有退學,就不會 參加那個吸引我的美術字課程,Mac機就不會帶來如此豐富的字體。由於視窗系統抄襲Mac機字體,(如果我沒有上該課程)後來的個人電腦就不會有這些字體了。

你不能預先把人生點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日後回顧時才能這樣做。你要相信這些點滴總有一天會連繫起來,並必須相信某些東西,如勇氣、命運、生命或因緣等。這做法從來沒有令我失望,更令我的人生變得不同。

別放棄追尋鍾愛之事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愛與失落。我20歲時,沃茲尼亞克與我在父母的車房成立蘋果。在我們奮鬥下,蘋果10年內便由車房的二人小公司,一躍為市值20億美元、 擁有逾4,000員工的大公司。在公司成立的第9年前夕,我們發布了最好的產品——Mac機,那時我才剛滿30歲。但之後我便被解僱了。你怎會被自己創立 的公司解僱呢?在蘋果快速成長之時,我們僱用了一位我以為很有才華的人,一起管理公司,最初一年是順利的,但後來我們看法分歧,吵架收場。當時董事會站在 他的一方,所以我便在30歲時被辭退。我成年以來的生命重心因此消失,這令我崩潰。

其後數月我真不知該怎做。我覺得自己令企業家前輩失望了,丟掉了他們要我接的棒……但我漸漸看到曙光,發現仍然鍾愛自己過去所幹的事。蘋果內部發生的事並沒有改變我,雖然我被趕走了,但我仍然愛它。我決定重新來過。

雖然我當時並未發現,但現在知道被蘋果解僱是我際遇中的最好一節,因為成功帶來的沉重之感,被輕裝上陣的感覺取代。對任何事都不再有既定看法,令我 進入一生中最有創意的時期。(後來喬布斯創立NeXT公司,該公司其後被蘋果收購,喬布斯又再重返蘋果)我敢肯定若當初沒遭蘋果開除,這些事都不會發生。 這劑藥苦極了,但病人需要它。生命有時會當頭地給你一記重挫,但不要失去信心。我很清楚令我走下去的唯一東西,就是對自己所做事情的無比鍾愛。你需要去找 你所愛的東西……如果現在還未找到,就繼續,不要停下來。

死亡是改變生命的媒介
我的第三個故事關於死亡。我17歲時讀到一句話︰「若你將每天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總有一天你是對的。」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過去33年我每朝對鏡自問 ︰「若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你是否想做你今天要做的事呢?」每當答案是「不」的時候,我知道自己應求變了。記著「我快將死去」,是我的重要箴言,它在我作 重大決定時很有幫助。因為幾乎所有事情,包括所有外在期望、所有榮譽、所有驕傲、所有對難堪及失敗的恐懼,都會隨死亡而消失。

一年前我被診斷患癌。我在早上7時半接受掃描檢查,顯示胰臟有腫瘤。我當時甚至不知道甚麼是胰臟。醫生告訴我那幾乎是無法醫治的癌症,稱我只餘3至 6個月壽命。他叫我回家安排好一切,那是醫生叫病人準備死亡的程序,意味著你要把未來10年對小孩說的話,於幾個月內說完,意味你要把每件事情都辦妥,盡 量令家人輕鬆一點,也意味你要說「再見」了。

我整天都面對那些診斷結果。後來有一天我做了切片檢查,醫生把內窺鏡伸進我喉嚨,再進入胃部及腸臟,用一根針在胰臟腫瘤取下細胞。我當時打了鎮靜 劑,不省人事,但在場的妻子其後告訴我,當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該些細胞時即開始叫嚷,因為發現那竟然是一種非常罕見、可用手術治療的胰臟癌。現在我已接受 手術,已經痊愈了。

隨心而行 勿受信條束縛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刻,我希望這也是我未來數十年最接近的一次。死亡以往只是純粹的知識概念,但我經此一役,現可更肯定地告訴你們︰沒有人想死,就算那 些想上天堂的人,亦不會為了去那裡而想死,但死亡是我們的共同終點,沒有人可以逃避。因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發明,它是改變生命的媒介,除舊迎新,你們 現在是新的,但沒多久就會逐漸變舊,並被清除。抱歉這說法太戲劇性,但卻是真實的。
你們時間有限,故不要活在別人的生命中,不要受信條束縛、活在其他人的思考結果裡。不要讓他人的意見掩蓋你內心的聲音。還有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氣追隨心靈及直覺的指示,它們知道你想做個怎樣的人。任何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求知若渴,虛心若愚」
當我年輕時,有一本名為《全球目錄》(The Whole Earth Catalog)的刊物,是我那一代人的「聖經」。它是由一位叫Stewart Brand的傢伙,在距這裡不遠的Menlo Park撰寫的……那是六十年代後期,個人電腦和桌面出版系統(desktop publishing)還未出現,該刊物是以打字機、剪刀及即影即有相機製作。它有點像平裝書本版的Google,比Google早出現35 年……Stewart和其伙伴出版了數期《全球目錄》後,它完成了使命,他們便推出最後一期。那是七十年代中期,你們的時代。在該期的封底有一張攝於早上 的鄉村公路照片,照片下有這樣一句話︰「求知若渴,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我總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現在你們即將畢業,我也希望你們「求知若渴,虛心若愚」。謝謝大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