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

民进党设定为总统大选政策议题,坚决主张老农津贴应调高。

攸关68万老农权益的老农津贴,在民进党设定为总统大选政策议题,坚决主张老农津贴应由目前每月新台币6000元,调高为7000元;数月来民进党在立法院提案修法、以新闻操作,甚至为此拍摄电视广告强攻主打,国民党农业县立委随之起舞的加码声浪亦蠢蠢欲动,终于让马英九执政团队抵挡不住这股压力,做出响应。

老农津贴看领导力

马英九亲自宣布,不只老农津贴,连同其它八项弱势团体的社福津贴,都将一并随消费者物价指数波动情形定期调整;现在已领老农津贴者,由每个月6000元调涨为6316元,而新申请的老农则订定排富标准。

虽然绿营讥讽马英九是「拿香跟着拜」,也有蓝营立委认为国民党的版本太过复杂,光解释就得老半天,不如绿营每个老农多1000元的版本简单直接,但蓝营高层却认为此举可以「一鱼三吃」,既响应了绿营调涨老农津贴的诉求,又扩大到其它弱势团体,同时因调涨幅度不高,相对于绿营版本降低了财政负担。

然而在接下来的口耳传播中,受影响的老农、其它弱势族群、非受益者的中间选民,都将在心中对于马英九与蔡英文,在此议题中表现出来的领导力与决策力,有所比较,从而影响其选票流向。

另一个表面上是负面选举,实则与农政议题息息相关的,是民进党副总统候选人苏嘉全的农舍问题。在蓝营铺天盖地追打苏嘉全建豪华农舍作为自用住宅,攻击了将近一个多月之后,苏嘉全终于被逼得亲自召开记者会,宣布将其受到争议的房屋、土地,全部捐出作为公益之用,希望达到止血的效果。

豪华农舍全台都有

然而在这一个多月,经过农委会、屏东县政府、立委、学者及媒体,对于此议题的讨论,发现全台湾类似苏嘉全这样的「假农舍」,不计其数,光是宜兰县5000多笔农舍中,清查后就发现有3500农舍未做农用,而是当作自家住宅;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起源于十年前「农业发展条例」修正,开放非农民也可以自由买卖农地,此一修正的背景,原来是基于台湾在加入WTO之后,台湾农业必须扩大规模才能与国外竞争,所以想要引进非农民身份,但有志于从事科技农业发展的人才与资金,来扩充农场规模所致。

同时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那一次的修法也开放了农舍的兴建。虽然法令对于农舍兴建的大小、面积都有规范,甚至要求农舍所在的农地,90%必需农用,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次的法令修正,实际上给予了许多受不了城市喧嚣的都市人,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到乡村买农地盖房子,对于「90%的农地必需农用」的规范,也以庭园造景来蒙混过关;于是在这十年中,全台各地农村的景观改变了,到处都看得到一幢幢拥有广大美丽庭园、宛如欧洲别墅般的「豪华农舍」。

苏嘉全可以捐出农舍来化解争议,但是面对全台各地「在没有农用的农地上盖的农舍」,又该如何处理?目前已有学界建议,应就农业生产收入,占其所得的比例,来对于「农地农用」订定一个清楚的标准,这些农政议题,恐怕是在看完蓝绿间火花四射的攻防后,更令民众关切的问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