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的教训

 

                                           
卢麒元

 

威廉二世(德语: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1859127日-194163日)全称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霍亨索伦(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
),是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鲁士国王,从1888年到1918年在位。1941年威廉在荷兰多伦病逝,被葬于多伦庄园。

笔在者研究德国现代经济史时,仔细研究过威廉二世的性格。此人由于出生时发生臀位生产,令他患上了厄尔布氏麻痹Erb’s
Palsy
),以至左臂萎缩,这种残疾可能导致了这位皇帝深藏于内心的强烈自卑感。另外,其母腓特烈皇后出身英国王室,以霸道和蛮横著称,她对威廉二世管教极为严厉,致使威廉二世形成对英国的强烈逆反情绪。强烈的自卑感和强烈的逆反情绪,致使威廉二世犯下了不容宽恕的战略性失误。威廉二世的失误,提前结束了德意志帝国崛起的梦想,德国陷入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当中。

中国人有必要知道并了解德意志帝国的历史。大国崛起的历史,从来都是血泪交融的历史。中国人尤其有必要了解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历史往往惊人相似。如果,我们不能阻止个别人的错误,我们就必须接受他们制造的悲惨结局。

威廉二世的战略性失误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失误,又互为因果。

第一个失误,是内政失误。威廉二世不同于其祖父,他同情社会主义者,他因此而获得了底层民众的一定好感。但是,威廉二世对社会主义者的同情,仅仅限于同情,他没有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德意志帝国始终没有适当引入抑制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政策。德意志帝国的民众被垄断资本残酷地剥削压榨,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威廉二世,不能与时俱进,为社会党人的革命留下了空间。当然,也为后来希特勒上台以及屠杀犹太人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失误,是外交失误。威廉二世的自卑与逆反在外交失误上显露无遗。很明显,老奸巨滑的俾斯麦,深谙远交近攻的深刻内涵,他高度重视德国与英国和俄国的外交关系。其实,在德法矛盾尖锐对立,德奥等周边关系极不稳定的情况下,远交近攻是最正确的外交选择。很可惜,威廉二世的自卑导致了对荣誉的过度敏感,他无端蔑视俄国,他甚至公然挑战英国。最为令人惊讶的是,他在德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时刻,不思改变人民生活,竟然发动与英国的军备竞赛。愚蠢的德国,肤浅的法国,并不聪明的英国(另文分析),再加上愚蠢透顶的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欧洲的灾难就无法避免了。当然,这也成全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美国。

检讨威廉二世的战略失误并不复杂。甚至,笔者觉得其失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中国历代的帝国消亡也大体如此。但是,笔者对威廉二世的愚蠢始终无法释怀。要知道,在十九世纪,德国曾经出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批思想家,他们当中绝对不会缺少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的卓越政治家。笔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笔者熟悉十九世纪德国的经济学家,在威廉二世时代,德国的佛来堡学派已经相当成熟了,他们对于政治经济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然而,威廉二世却与思想家们擦肩而过,他直接地去拥抱帝国消亡的命运了。约略三十年后,佛来堡学派的大师路德维希·威廉·艾哈德(德语:Ludwig Wilhelm Erhard189724日-197755日)成为联邦德国总理,他践行了社会市场经济的理想,为德国的崛起和统一奠定了基础,甚至为日后欧洲的崛起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又过了三十年,一个叫普京的俄国年轻人成为艾哈德的粉丝,这个粉丝后来成为了俄罗斯的总统。

检讨威廉二世的教训,不免会回望处于盛世喧嚣的北京。历史的轮回,往往带有宿命的特征。一切,实在是太相似了。令人感叹的是,盛世中国没有产生一两个像样的思想家。甚至,比威廉二世更加犬儒的“科学发展”时代,思想家本身已经成为社会遗弃的对象。愚蠢,不仅仅是属于威廉二世一人的,愚蠢属于那个时代的所有德国人。当然,也不应简单指责中国政治家的愚蠢,愚蠢也应属于这个时代所有的中国人。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Donate to Wikileak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