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常用药品标价比出厂价高很多。记者随机选取20种常用药品,结果发现这些药品从出厂到医院中间利润都超过了500%,中间利润最高达到6500%以上。可见老话“十个劫道的,不如一个卖药的”所言不虚。但是,需要说明的,这些巨大的中间利润的获益者并非药企,而是医生、医院和管理机构。甚至,可以说,是三方有意识地用潜规则的方式虚高了中间成本。

按照现行药品集中招标办法,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必须竞价采购,价格由当地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审定公布。这个审定公布的价格也叫中标价,中标价是医院采购药品的最高限价,因此竞标价的制定成为影响药价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药品投标和定价工作并不由药厂运作,而是由专业的医药代理公司负责。比如一种治疗妇科病的常用药出厂价为7元,中标价高达56元,这一过程遵循了行业“潜规则”。虽然这种药品的中间利润超过了800%,但药厂也就挣1块钱左右,从7元到56元之间的差价49元被分摊给医药代表、医药公司、医院和医生。可见,中国药价虚高的源头不在源头。

2001年开始,中国全面推行药品集中招标。为了遏制药品虚高定价,发改委为每一种药品制定了最高零售价。荒谬而诡异的是,即使不少药品的中标价比出厂价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根据这样的中标价计算出来的医院零售价,依然低于发改委公布的最高零售价。也就是说,本来应该起到遏制药品虚高定价的发改委,却成为药品虚高定价的罪魁。

业内专家说,制定药品的最高零售价,目的是为了限制药价,防止药价虚高,但现实情况是,被称为“天花板价”的药品最高零售价与出厂价相比,定的更是高得离谱。以山东方明药业生产的2毫升20毫克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为例,出厂价为每支0.32元,最高零售价被定为35.9元。而天花板价”的制定依据是什么,却成为继中标价之后的又一个巨大问号。

据此得出的结论是:所以有这么高的利润,不是因为政府不管,而是因为政府管控的结果。管控虚高成本,抬高药价,中间成本滋生腐败,这些腐败都是制度的腐败。如果这种滋生腐败的制度继续管控下去,这个国家的腐败、剥削和被剥削现象必然会越来越严重,直到有一天爆发火山一样的反抗。

如果这种结论和现象只是药品一项,还可以作为个案和特例。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几乎所有行业,都存在这种管控虚高成本的现象和现实,也就是说,中国现行管控制度是所有剥削、暴利和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民众要想得到真正的实惠和价廉物美、物有所值,除了向这个滋生暴利、剥削和腐败的制度发出怒吼,别无其他!

 

小远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20:04晴 
上海理道之理道文化兔,我只是一只有文化的兔子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