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治改革的几桩旧事

作者:东东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11-14

本站发布时间:2011-11-14 16:53:56

阅读量:14次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定。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闻讯,群情激愤。由康有为、梁启超牵头,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皇帝,并聚集都察院门前抗议请愿。这一事件,史称“公车上书”。要知道,当年的读书人中举,比今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更难过关。然而,1895年的这一批大清国的后备干部,却置自身的安危前途于不顾,为国家的命运振臂疾呼。中国的政治改革,从这一刻开始,即踏上了苦难而漫长的求索之路。

  翁同酥是大清国的两朝帝师,是当时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康有为创办“强学会”,翁同酥鼎力支持。身为当朝一品大员、军机大臣的翁同酥,亲自到康有为的官邸拜访。在与康有为密谈时,翁同酥冒险把许多宫廷密辛告诉康有为,帮助他开展变法活动。事实上,对康有为的刚愎过激,对“帝党”和“后党”的实力对比,对变法的最后结局,翁同酥是有预知的,但他仍然选择了光绪帝和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翁同酥被革职管束,抑郁而卒。临终赋诗:

  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康有为的“强学会”和变法活动,得到了清廷另一位实力派官员的支持。这就是李鸿章,大清帝国末年的柱石之臣。康有为创办“强学会”,李鸿章主动捐助白银两千两。不料,李鸿章的热心,却被自负狭隘的康有为断然拒绝。康氏的这一做派,无异于打了李鸿章的耳光。对此,李鸿章很生气,这位大清国的宰相,却并没有因此记恨康有为和维新派。此后慈禧镇压了唯新变法,下令李鸿章“追查康党”。李鸿章悲愤难禁,当面顶撞慈禧:“变法若能强国富民,臣即是康党。”

  康有为的变法活动,还得到了这样一群人的支持协助。这些人包括:张之洞的儿子张权,曾国藩的孙子曾广钧,翁同酥的侄孙翁斌孙,沈葆桢的儿子沈瑜庆,左宗棠的儿子左孝同,陈宝箴的儿子陈三立等人——这一群大清国的高干子弟、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者,却为根除特权、播兴民权而积极的奔走出力。他们当中,最著名的,当属湖南巡抚谭继洵的儿子,他的名字叫谭嗣同。

  和李鸿章同为翰林出身的张之洞,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这一口号百年来一直受到诟病,张之洞也被指为维护清廷特权的“保守派”。事实上,张之洞曾是维新变法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只不过他所主张的,是一种温和渐进的改革而已。在张之洞所著的《劝学篇》中,他明确提出:“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改革的重心,不是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是引进西方的政治体制。可见,张之洞所谓的“中学”,是指中国的文化传统;而“西学”,却是指西方的政治体制。而且,张之洞兴办工业,办教育,是一位埋头实务的改革家。孙中山称赞他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此誉不虚。

  满清王朝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由于统治者是“异族”,清代的汉族知识分子或多或少的心存芥蒂,也因此他们更加抱紧了汉文化这棵大树,以求得一个心理上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先是出于政治需要,后是出于真诚的热爱,满族的权力阶层对汉文化全力的追捧拥戴,很多满族人最终成为渊博的汉学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满清时期是另一个汉文化的盛代。须知,一种文化的境况,不仅在于它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宏大的建树,还在于它拥有多少真诚的追随。

  今天的半吊子文人常呼吁:“抵制西方文化入侵”。他们不知道,在100多年前,当中国与西方现代政治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正是一群学养深厚的传统文人,敞开胸襟站立在东西文明的交汇处。他们一手托承着传统文化的精义,一手接纳着西方的现代政治文明,要引领一个古老的民族走向自由和甦醒——天朝体制与民主宪政孰优孰劣?做出这样的判断,不需要什么文化立场,需要的只是一分正直宽阔的人格。所以,不妨说,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政治改革,也是传统文化曾经交出的一份优良的人格答卷。

  面对这份答卷,今天的我们羞愧无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