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片云


文/胡泳


这个小时代一反常态,出现了大人物,这个大人物,不是英雄,不是圣人,不是领袖,不是舵手,而是一个个经由网络获得了表达权的普通中国公民

  2009中文网志年会的口号是“微动力,广天地”,旨在展望越来越细微的信息分享手段和管道,是如何促进社会进步与协作,并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直接效应的。“一段媒母(meme),一张照片,或者一枚明信片,都可能带来积极的社会改变,更不用说有千千万万的可能性正在孕育中,带给我们一片广阔的思想天地。”

  2010年的网志年会没能如约举行,但还是有些博客相聚上海,讨论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的跌宕起伏。在聚会中有人提出了一个极富启发的想法:在云时代,博客有没有可能召开云大会?并不需要有什么主办的城市,也不必寄托一个主办方,在中国的多个城市,博客们可以自由发起,平行开会,最终形成超越地域与个体的脑力汇流,而这一汇流是渗透中国整个的毛细血管的。

  一个人分享了一个观点,更多人看到之后继续分享给其他人。通过这样不断地分享,就可以实现群体决定。这跟水滴聚集成云的过程相似——著名博客毛向辉把个体比作水滴,而当个体因为认同某个观点而不断分享时,他们就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力量,一股甚至可以改变国家政策、社会秩序的力量。

  我常常说,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小时代”(借用郭敬明的书名),因为中国进入了“既然没有上帝,什么事都可以做”的无信仰状态。政治上缺乏足够的参与权,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没有信仰导致的茫然和毫无罪恶感,这一切都让中国人一心一意、心安理得地去追求最大的物欲,别无他求。

  2010年,和其他年份一样,我们一次次期待变革,然而我们一次次失望。我们生活的这个小时代倒是自我复制的,正如郭敬明笔下的《小时代》分第一季和第n季。你费了半天劲看《小时代1.0折纸时代》,看到最后,才得知这居然只是第一季。那么请问还需要出多少季?不要忘记郭敬明说过:“请不要放弃我,请看我漂亮的坚持。”

  这样看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自己生在一个“小时代”里而感到悲哀了。其实不然。小时代里有一个希望,因为这个时代一反常态,出现了大人物,这个大人物,不是英雄,不是圣人,不是领袖,不是舵手,而是一个个经由网络获得了表达权,并且一旦拥有这种权利,就开始学会越来越好地实施它的普通中国公民。这个大人物,就是每一个人,他们由水滴凝聚成云,一片片云又汇成云海,构建了推动中国社会向前的微动力。

  在我看来,微动力不是别的,就是每个人承担责任。微,就是每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动力,它指的不是别的,而是说,不论言语有千条万条,改变世界的其实还是行动。

  微,也可以指日常化的微观政治。政治可以分为宏观政治和微观政治,宏观政治是结构性的,微观政治是日常化的。微观制度的改变并不必然地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宏观结构的调整。但是,假如这些小单位能治理好,因为人民是生活在微观政治中的,我们也能够极大地提升人民的福祉。不论如何,在微观层面上如果我们身边这些事情没有管好,就算你有一个宏观的治理结构,比如说宏观的民主,基层的治理其实还是要靠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需要“大革命”而需要“微革命”,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的“微革命”。

  这种“微革命”,把“小时代”变成了“云时代”。2010年是“云计算”开始被全社会所接受的一年。云是个很浪漫的词语。不大容易从IT技术、互联网里想到云。不管当初怎么发明云计算这个词的,它至少给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互联网技术赋予了一种浪漫的想象,使这一技术更有人情味。

  云计算的说法预示着未来技术和人性的伟大结合。云计算首先是技术的巨大升级,这使得每个人都拥有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云会替你搞定过去很多你自己费很大劲才能搞定的东西。你忽然拥有了很超级的能力,这一变化是技术带给你的。

  云时代,每个人都是一片云,你有你的力量。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