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北京使馆内进行独立的空气检测,主要为了其使馆人员的健康,但由于常常比中国官方的空气检测结果更加严重,曾经给予北京空气质量为“疯狂的糟糕”,“超过可以测量的最差”等评语而受到北京市民的重视,也成为中国媒体争论的话题。《环球时报》曾经刊文以中国科学家之口批评美国使馆所公布的北京空气检测是“不科学的”。但今天,《环球时报》却发表时评呼吁“建立围绕大气污染的社会共识”。

环球时报时评文章说:京津等中国9省市昨天受大范围严重雾霾的影响,引起舆论关于大气污染的密集争论。美国驻华使馆对馆区空气污染的实时测量在网上广泛流传,并被当成北京大气污染严重的证据。围绕大气污染,舆论有必要对真实情况做出厘清,政府应对此积极配合,避免信息混乱和各种猜忌的流行。当前的最大争议是:中国的大气污染程度究竟是在继续恶化,还是已经走上了哪怕是缓慢、但却是逐渐改善与局部变好的进程。北京市政府称,北京一年中的蓝天总天数在增加,但有不少北京市民抱怨,政府公布的空气监测数据与他们的实际感受不符,公众的记忆和感受趋于悲观,气象学者的意见也不一致。由于中国公众对各级政府有“对坏消息轻描淡写”的印象,使得很多人会在心理上夸大个人对污染感受同政府数据之间的差距。美国驻华使馆的监测标准和监测范围与北京市的不一样,但它被网络重视,大概是出于同一个原因。

环球时报文章说:中国各地政府必须建立起污染监测的绝对权威性,不隐瞒任何相关信息。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输给外国驻华机构,那么输掉的不仅是大气监测质量,输的会比这多得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