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

金融衍生品和杠杆

债券差不多已经算是最简单的金融产品之一了,都能搞出这样的妖蛾子来,那么那些更为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你又能了解多少呢?

如前面的视频所说,金融家们除了会包装这些金融产品以外,还善于使用杠杆,可以把一桩good deal变成一桩great deal。然而在这种收益放大的过程中,风险又被放大了多少,你大概就更加不知道了。

或者这些你都知道,只是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大多数人不知道——特别是那些去银行去买各种组合理财产品的人。

表面上看,借钱给投行做great deal的债主都是诸如商业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但实际最后的资本所有者还是广大普通人,并非全都是财大气粗的富豪——商业银行背后是那些买 了他们组合理财产品的客户,共同基金背后是广大的基民,保险公司背后则是等着养老的投保人……

次贷危机的问题就在于,当金融家们把房贷包装成CDO的时候,房价下跌的风险被有意无意地低估了,而次级房贷的过量加入导致了这种风险的增加,再被杠杆一放大,于是风险变成了危机。

危机之前

危 机前房主从房贷机构(中介或银行)取得贷款,付出利息。房贷机构从利息中抽了一部分作为了自己的收益,然后把这部分贷款变成抵押债券发行给投行。到这个阶 段还是处于简单金融品的状态各种情况还是能搞明白的——就是房贷机构向房主放贷让他们买房,然后向投行发行债券借钱。两边的利差就是房贷机构的收益。

但到了投行这边就开始复杂了。它们的胃口根本不会满足于这点利息,在它们看来,这只能算是good deal,甚至可能连good deal都不算。它们需要杠杆来放大收益,把这个搞成一个great deal。于是有了CDO。

杠杆的基本原理就是自己出一部分钱,再借一大部分钱,然后合起来去做一桩good deal,最后还掉借的那部分钱加上一小部分利息。剩下的大部分就是自己的收益了。

现在投行面对的情况是:这桩抵押贷款债券的收益不算高,要想杠杆的话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设法提高这个债券的收益,二是借到利息更低的钱。

它 们想到的办法就是CDO:把一些不太安全,但收益更高的资产(比如次贷)与一些安全的抵押贷款债券打包在一起。但这样一来风险就大了,这样的产品就很难卖 出去——也就是说:借不到钱。但投行有办法,它们找个保险公司买一份保险(这就是CDS,用于保障如果债券发行方发生信用违约,保险公司提供赔付),再然 后找个信用评级机构给CDO评个高信用级别。于是这些CDO就摇身一变成了优质投资品,各种投资者纷至沓来。

投行在其中收获了更高的收益——包括次贷在内的各种抵押债券,借到了大量低息的钱——卖出“安全”的CDO(低风险当然低收益),而投行自己的成本只是花钱买下CDO中最烂的部分——只是全部中的很小一部分——加上买CDS的保险费。一个完美的杠杆就实现了。

保险公司或其它CDS的卖方只要CDO不发生大规模违约,它们卖CDS也可以大赚特赚。

最后就是信用评级机构,有保险公司在担保,它们才不怕给CDO以AAA评级。

危机发生

然而上面的美好只发生在没有发生大规模信用违约的情况下。

但是如果真的不想发生大规模信用违约,根本就不应该在CDO里注入那么多的次贷,但是如前面所说,投行为了利益,一定会往CDO里注入越来越多的次贷。那么大规模违约就变得不可避免。

我 不相信投行不知道这种风险存在,但是它们有意让投资者看不到这种风险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卖CDS的保险公司和信用评级机构根本就是帮凶——当然它们也 获益不菲。虽然保险公司可以说自己是被忽悠的——投行说这些CDO是包装的房贷,有房子做抵押,而且房价在上涨,很安全。信用评级机构也可以说自己是相信 了保险公司的保障。但这都不能让它们脱离关系,没有它们,这些CDO根本卖不动。

于是结果就是投资者以低收益借出去的钱,结果变成了高风险。

而风险的种子是投行种下的,正是因为它们为了高收益而把次贷卷进来,才把风险也一起卷进来的。风险的最终发生也是源于此——这个系统的小规模违约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有CDS的保险在,但是大规模的违约将超出保险的承受范围,最终引发连锁反应。

而 大规模的违约又是发生于优质的房贷客户开始违约,而他们违约的原因在于房价下跌,继续追踪下去,房价下跌的原因又在于次贷违约的人太多,而次贷违约太多的 根本原因在于——原本就不应该有这么多次贷——甚至根本就不应该有次贷。而弄出这么多次贷的始作俑者还是投行——是它们需要次贷的高收益。

所以归根到底投行的金融家们其实都是骗子。

(待续)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