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勋:正视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

(2011-11-23)

早报导读

● 周子勋

  11月16日,中国央行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这份重要的政策声明中,许多政策口径发生了较大转变,比如首次提出“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这显然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评估规划报告的一个礼貌式的正式回应。11月15日,IMF发布了首份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报告(FSAP)。报告警告,中国的信贷、房地产、汇率和债务问题若单独来看,都还处于可承受范围,但问题如果一起发作,将令国内大型银行面临系统性风险。

  其实,关于中国金融系统是否面临风险的问题,早已成为中国内外一个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中国推动金融改革以来,宏观金融风险的来源,基本上都源于银行金融体系成为政府政策落实的一个附属体系;也就是说,银行承担着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任务,这就使得大量的金融资源无法按照市场规则来配置。正如IMF在报告中所指出,中国金融系统仍过多依赖政府的行政管理;同时还将银行贷款利率设在远高于存款利率的水平,从而几乎确保了这些银行的利润。这样一来,就使金融系统向国有企业严重倾斜,助长了过度投资并引发了资产泡沫。这种投入产出比扭曲的代价,会随时间推移而不断上升,并带来宏观金融风险。

  当前威胁中国金融稳定的领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债务问题;二是2008年以来银行体系的信贷投放带来的不良资产风险;三是房地产泡沫化问题。如果这三个问题一旦集中爆发,将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进而给中国经济带来具大的杀伤力。

风险集中爆发的概率不高

  那么,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能否承受得住?这些风险是否会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呢?这个最坏的假设确实是个挑战,但是风险短期内集中爆发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到目前为止,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监管部门早已实施,并且针对风险大幅提高了相关拨备率标准。而银行信贷问题,则完全可以通过相关的市场操作,进行不良资产剥离,这个也早有先例。至于房地产问题,目前的政策调控正一步步刺破这个泡沫。因此,这几个领域实际上都有相应的措施,关键就看政府部门如何来应对?如何去落实?

  要解决上述几大问题,几乎都会涉及到金融体系的改革。在IMF看来,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主要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拓宽金融市场和服务领域,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中介模式,从而促进各银行间的健康竞争。第二,政府角色转型,从此前利用银行体系来实施广泛的政府政策目标,要转变为允许基于市场化目标来做出借贷决策。第三,扩大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利用利率作为主要工具来治理信贷扩张,而非行政性措施。第四,升级金融基础设施和法律框架,包括强化支付和清算体系,以及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

  事实上,当前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攻坚阶段,包括利率、汇率等方面,虽然经过前期的改革,已经明确提出了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改革路径,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到目前并不顺利,利率市场化基本上已经固化,而汇率形成机制问题,在外围环境赌人民币升值的情势下,单边升值的扭曲机制,给中国的汇率机制改革带来很大的破坏力。近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明确表示,靠人民币汇率升值解决不了经济失衡问题,实际上就表达了明确的立场。

  因此,对于IMF的长远建议,实施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于中国的金融发展是正确的;但是短期而言,那些具体的建议是荒谬的,不符合中国的现实。这一点,从近期IMF总裁拉加德在中国访问时所暗示的,“如果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有必要放松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有异曲同工之处,对该组织评估建议背后所暗藏的利益动机应该认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