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實質債務/GDP比高達90% 灣若不與中國切割,將面臨比希臘更嚴峻的挑戰

◎ 羅致政

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發生以來,以拚經濟為訴求的馬政府與中國政府動作頻頻。然而近來歐美國家陸續爆發債信危機,全世界隨之震盪不安,國際經濟情勢迅速反轉,瀰漫二次衰退的恐慌氣氛。反觀台灣,在馬政府執政三年多來,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傾斜,輕忽國家經濟產業規劃的永續性與獨立性,恐將使台灣未來的經濟情況暴露於更大風險中。

中國經濟以出口歐美市場為主,歐美面臨二次衰退的隱憂,民間也開始縮減消費,轉為保守儲蓄,在出口市場緊縮的情況,中國內需市場能否支撐過去快速成長的榮景,不無疑問。如同希臘大肆舉債籌辦奧運,中國除了奧運外,為了刺激經濟成長,亦大興基礎建設。然中國的金融透明度機制不夠,雖然官方提供的數據完美,無法查出端倪,但也無人採信。根據國際研究機構指出,若計入各種不同形式的債務,例如負債破兩兆人民幣的鐵道部、三大政策銀行為發行的債券及壞帳等,中國的實質債務/GDP比已高達九十%,極可能爆發主權債信危機。

一直以來,馬總統的經濟政策倚賴中國甚深,為求政績,倉卒地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ECFA),內容卻未見詳盡評估,亦未要求中國撤除對台灣不利的不公平產業及貿易政策。此外,中國並非正常化的民主國家,加上我國的國際及外交情勢仍待開展,地位懸殊,可預見ECFA的約束力在出現爭議時,很難公平地及於簽約雙方。即使希臘整合的對象是透明且民主法治成熟的歐洲國家,所面臨的問題都難以解決了,更遑論台灣整合對象是機制不成熟、不透明、不自由、也沒有法治基礎的中國。

為迎戰全球市場快速變動,台灣須儘快調整國家經濟體質及產業結構,未來若不能有計畫性地逐步與中國脫鉤,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恐將遭逢較希臘更為困難的處境,實足堪慮。

(作者為新台灣國策智庫執行長)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