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卫报》:艾未未面临”色情“调查,众多粉丝变身”爱裸裸“以示支持

Sascha Matuszak艾未未,准备做烈士吧——这位作者认为艾未未与中国政府的斗争注定要失败,因为他的支持者主要是外媒和微博,普通百姓不在乎他所争取的目标

法新社:中国的抗议者在游行中打出反对”独裁“的标语——广东陆丰数千民众周一继续游行抗议非法卖地。游行过程平和,没有引发暴力事件。

路透社:中国的藏民因绝望而不惜自焚——记者在道孚县采访自焚尼姑班丹曲措所在的寺庙及周边藏民。藏人普遍将自焚者视为英雄,并盼望达赖喇嘛回归

《华尔街日报》:书面的法律与现实的法律——中国已实施240部法律,706部行政法规和数千种地方法规,可是现实中法律依然没有独立性,只是强迫人民服从党派政策的工具。

《华尔街日报》:对于中国的下一位领导人而言,沉默并不一定是金——在接班之前,习近平刻意保持中规中矩。但这不见得是对的。

《纽约时报》:罕见的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美国亚洲学会近期在北京主办的文化活动取得成功,让人难免要问为什么不多这样做?

《纽约时报》:中国如何才能击败美国?——中国学者阎学通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他认为中美之间的竞争,道德水平高的一方将会获胜。

《外交学者》:是的,中国也能拥有全球化的海军——作者对中国海军的战略思路进行了详细分析,反驳了中国只会建立近海防御性海军的观点。

《金融时报》:《中国官方统计数字:事实还是虚构?》书评——作者认为中国的统计数字越来越可靠,但是问题在于应该如何来度量一个快速变化的经济

 

【国际外交】

《商业周刊》:对于奥巴马在峰会上发起关于海洋纠纷的挑战,中国力图息事宁人

《外交学者》:确保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于中国在海上的武断行为,最好的策略是加强美国与亚洲盟友的军事联盟。这也是绩效比最高的策略。

《外交学者》:面对美国重拳,中国闪避锋芒——奥巴马当局的对华政策变得咄咄逼人,而中国的反应却令人意外的底气不足。个中缘由令分析家捉摸不透。

法新社:奥巴马对华取得外交胜利——尽管中国反对,奥巴马还是在周六成功将南海纠纷问题提到东亚峰会上讨论,为他的八天亚太行程画上胜利的句号。

东亚论坛:中国,向我们靠拢——奥巴马的堪培拉宣言向世人明确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决心。然而这样的高调很可能适得其反,将中国推向对立面,而不是把它争取过来。

《纽约时报》:欧洲寻找对中国的着力点——欧盟希望中国出钱相救,但又不愿放弃人权方面的要求,因此找到说服中国的论据变得颇为困难。不过,它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赫芬顿邮报:美国的政策也是“中国制造”——由于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加,美国新的亚洲政策以应对中国为核心。这也算是一种“中国制造”吧。

《纽约时报》:共和党候选人和奥巴马在中国问题上找到共同点——中国成了美国大选中的靶子。谁当选,两国关系都会受影响。

《华盛顿邮报》:美国海军在亚洲的下一站,将会让中国坐立不安——海军将在南海边上的新加坡设立基地。

《经济学人》:中美在东南亚的巨人之舞——过去十年里,伊斯兰极端分子抢了中国的风头,成为美国首要目标。现在风向变了。

 

【经济金融】

路透社: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告诉美国贸易代表,全球经济前景黯淡。中国将投资重点行业以促进增长。

路透社:中国向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确认,今后五年将向战略性行业投资10万亿元,是2008年刺激经济方案总额的两倍半

《华尔街日报》:热钱匆忙逃离中国——尽管有着贸易顺差,但十月份中国的银行外汇交易余额却是负值,这说明投机性质的外资热钱已开始离开中国。

 

【生活百态】

《亚洲时报》:维吾尔人在北京生活的挑战——大多数维吾尔人认为其他中国人对维吾尔族的文化所知甚少,使得自己被边缘化,在北京等都市受到不公正对待。

中国见红博客:现代中国的拜金主义——在中国的都市中,拜金主义风气无处不在,政府甚至要颁发规定不许买超过18万元的汽车,以标榜自己清廉。可是这个数字已超过多数农民30年的总收入。

一位刚到犹他州不久的中国移民观察到的30种有趣的美国现象:(包括:下雨天,没人出门打伞;他们喝什么饮料都要加冰;陌生人见面也会笑脸相迎)

Penn Olson新款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的手机软件可能会引发争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