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宏观调控的热闹局面说明,人们都把眼睛紧紧盯着短期的经济运行,而对长期经济发展重视不够。其实,经济严重失衡的现实早已摆在我们的面前,经济体制扭曲日益严重,宏观政策迟滞失效,进而加剧了经济失衡,也一再提醒人们关注经济调整和再平衡的问题。

人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长期以来的体制扭曲和政策呆滞与经济运行、结构变迁双向互动、彼此叠加的结果。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单向联系,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双向互动和恶性循环关系。这是相当危险的。

一、从观察经济增长入手

本世纪头十年,是中国经济在前20年快速增长基础上持续高速增长的十年。从2000-2010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5%,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更快,达到了11.6%。与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相较,总需求扩张过速,经济增长偏快。据北京大学教授卢锋测算,从2005到2009年,总需求累计增长率超过长期趋势增长率12.1个百分点。

需求过热和增长过快,通常伴随着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2007年GDP增长14.2%,当年和第二年的CPI上涨率分别为4.8%和5.9%,2010年的经济增长达到10.3%,去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的CPI增长率分别达到3.3%和5.4%,6、7月份达到了6.4%和6.5%。不仅如此,价格上涨还出现了“四快四慢”的特点,即,存量资产价格上涨较快而增量商品价格上涨较慢,进口品价格上涨较快而出口品价格上涨较慢,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而制成品价格上涨较慢,原材料和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而消费品价格上涨较慢。

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投资需求,10年中年均增长23.8%,其中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25.49%,二是出口增长,年均增长20.27%。这两个方面都与我们的体制安排和政策选择高度相关。

二、现行体制是一个激励扭曲而约束不足的膨胀体制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30多年,但是,在经过了前期的高歌猛进后,后期则发生了巨大的反复和明显的倒退,我们目前的经济体制不仅仍然保留着不少传统计划经济的色彩,而且市场化的部分也发生了巨大的扭曲。国有制经济不仅保持着庞大的规模,而且其实力有了巨大的扩张,最近五年,中央国有企业投资10万亿元,兼并重组2200多家企业,成为经济中一个具有垄断特权的主体;我们的政府不仅是一个公共机构,而且是一个特殊的经济主体,不仅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力,而且掌握着巨大的资本权力。

因此,我们的经济仍然是一个激励扭曲而约束失灵的经济,是一个需求膨胀和投资饥渴的经济,是一个依靠大量投入和消耗而缺乏效率的经济,只是投资的具体方向和结构有了一些变化。官员的GDP迷信和政府间的“兄弟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如果说以前的投资竞争集中于兴办企业,特别是工商企业,那么,现在的投资竞争则转向了金融领域和基础设施,到处是一派争先恐后的“大跃进”气氛。

——高铁“大跃进”,五年上万公里,今年上半年铁道部总负债20907亿元;

——地铁“大跃进”,三、五十个城市要修地铁;

——征地“大跃进”,每年发改委批准的征地面积400万亩,各地上报的需求量1200万亩,实际征地800万亩左右;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