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各地省市县政府债台高筑,高达36万亿、已经破产的消息被曝光之后,中国大陆最基层的乡镇政府的高额债务也于近日浮出了水面。近年中国大陆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状况却急剧恶化。有消息透露,中国大陆乡村级政府的债务高达一万亿元人民币。前不久,就有媒体曝光说,广东省云浮市都杨镇每年财政收入只有50万元,而政府负债则超过2亿元。要偿还2亿多的欠款,即便不考虑利息因素,也需要400年的时间。乡镇债务宛然成为了中国大陆经济的深水炸弹。中国产经新闻认为,乡镇负债并非都杨镇所独有,也并非广东省独有,而是已经几乎遍布全中国大陆。四川社科院研究员高宏德发表于2009年的一份研究成果表明,1998年以来,中国大陆乡镇债务以每年至少200亿元的速度快速递增,目前已不低于6000亿元。有学者甚至认为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全国80%以上的乡镇都有负债,中西部的情况更加严峻。

早在2006年,自由亚洲电台就引用有关专家的分析指出,在中国大陆的五万多个乡镇中,平均每个乡镇负债二千万元,中国大陆乡村级政府的债务高达一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县级财政的赤字,中国大陆农民每人平均负债600到1000元。到2011年的今天,就是经济基础比较好、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广东省云浮市都杨镇负债已经超过了2亿元,因此,在中国大陆五万多个乡镇的总负债以万亿计毫不为过。

经济学者高宏德的文章分析说,全国乡镇不良债务比例高达50%以上,逾期未还债务占债务总额的70%左右。乡镇债务的风险十分大,一些债务拖欠长达10多年之久,多数乡镇根本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负担不仅妨碍了乡村基层政权功能的有效发挥,也侵害了债权人的权益,严重制约了乡村的发展,潜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和诚信危机。中国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时红秀认为:“农村综合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财权被县级政府收走了。这也是审计署并未过多统计乡镇债务的原因。”正略钧策管理谘询公司顾问陈和午指出:随着“三提五统”的取消,乡镇财政的收入每况愈下。现在的乡镇政府几乎完靠县级财政拨款苟延残喘。

“国家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级财政摇摇晃晃,乡级财政精精光光。”这是目前在中国大陆乡村公务人员中流行的顺口溜。中国大陆经济周报报导说,根据中国大陆财政部官员的估计,2005年中国大陆乡村政府机构的债务,已经高达一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大陆共有五万多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负债二千万元,如果按照每个乡镇每年财政收入一百万元计算,乡村两级政府机构什么都不做,也要二十年才能付清。对此,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经济学教授苏展说,中国大陆乡村级政府负债严重,主要是由于机构叠床架屋,人员过多;另一方面,也是许多基层政府机构铺张浪费所造成的,“有一方面是中央整个财政的分配问题,还有中国大陆的行政机构非常复杂,乡镇政府机构重叠等等,行政层次非常复杂,那么必然又带来了一个消费的问题。还有一方面应该承认,基层政府这些年来尽管财政收入很有限,应该说财政的使用方面非常铺张。”

中国大陆三千多个县当中,有一千零八十个发不出工资,乡镇政府机构更为困难。中国大陆经济周刊引述一位中国大陆基层官员的话说,乡村债务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二是乡镇企业的债务,第三才是政府支出的赤字。苏展教授表示,乡镇企业曾经一度是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萧条,反而成为政府的财政包袱。

苏展认为,“中国大陆的发展战略是个精英战略,乡镇企业一直是不受重视的,应该这么说。国家在整个税收财政的分配方面一直是歧视乡镇的,中国大陆的好多财政有些还用到经济活动领域里面去。实际上按照一个市场经济的体制来讲,财政是用在其它的社会福利啊等等这些东西上,咱们好多还用在包括投资上,这个乡镇创造价值的能力并不强,就造成了乡镇政府财政的危机和赤字,这根本就不奇怪的。”

从1994年中国大陆财税改革以来,中国大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连年以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但县级以下的政府部门却难以维持,许多只能靠借债度日。关心中国大陆乡村问题的学者,在加拿大的杜智富说,中国大陆财政税收大部分被中央拿走,是形成乡村基层政府财政问题的主要原因,“所有正常的其它国家,一般的财政税收比例的对比是地方占70%,中央占30%。我们中国大陆中央是拿70%的,而地方拿30%。”

有中国大陆专家认为,随着中国大陆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以及其他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措施出台,中国大陆县乡基层政府的财政危机将日益加剧。

据海外媒体2011年6月报道,中国银监会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清理约合人民币29956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具体做法是将部份债务转入新成立的公司,减轻地方政府负担。中央政府将偿还一部份贷款,国有银行也将承担部份损失。清理事宜从6月起持续到9月。此文一出,立刻在网上引起强烈轰动,在短短两天之内点击率就达到11万。中国经济网记者王红娟援引路透社的报导说,中国银监会在三个月内清理高达近3万亿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务,此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方政府债务出现违约。具体做法是将部份债务转入新成立的公司,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但令人奇怪的是,如此重大的经济事件,而且在6月份开始的、计划三个月内完成的、由全国纳税人买单的、近3万亿人民币的庞大资金支出,居然由海外媒体首先披露。

2011年5月23日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超过15万亿。单从财务方面看,已经显露的问题就犹如地雷,如不排除,中国大陆经济将进入危机状态。自3月1日起,中国大陆国家审计署对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查。据测算,若仅仅将中央代地方发行的4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7.66万亿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以及中央政府2010年的债务限额这三大项加总,20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就已经超过了15万亿元。已经远远超过了负债警戒线。相比各级地方政府的高负债,2010年全年的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仅为4.1万亿元,加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3.2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只有7.3万亿元,显然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

中国大陆地方政府的负债规模近年来备受外界关注。2010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急剧膨胀,大规模的投融资带来巨额债务,像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利剑。但到底负债多少,各方统计不一,国外投行估计在23万亿至27万亿元,占GDP的70%-80%。

中国大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主要肇因于地方债务不透明以及发行地方债务的不规范性。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2010年,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的飞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也在急剧膨胀。大规模的投融资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居高不下的举债。2009年,中国大陆国债余额大约为6.2万亿元,外债余额为3868亿美元,合计相当于2009年GDP的26%,按照国际标准,尚在安全范围之内。但一年积聚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宏观经济运行中最大的风险因素。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表示,地方政府举债发展经济和度日的做法应该制止,如果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地方政府产权是扯不清的,而且它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其发债所欠下的巨额的债务最后是由上级政府甚至由中央政府来赒济的,或者是由银行来赒济的。胡星斗进而表示,地方政府举债发展的项目不少属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虽然中国大陆仍然实行的《预算法》明文规定不允许地方政府有财政赤字和发债,但2010年中国大陆资本市场竟然一种新的投资品种:像河北省政府、陕西省政府和内蒙古等地方政府不仅发放债券,而且还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金融时报》表示,地方财政严重依赖非主营收入土地出让金,这已经让营收变得畸形而且不可持续,或者靠继续推高房地产泡沫直至崩溃,或者调整结构,营收在短期内急剧下跌。中国大陆政府通过土地财政维持了很多年,也掠夺了百姓很多年,已经到了不卖地根本无钱保民生的地步,有些城市,GDP中有50%到60%是来自于房地产的。201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29109亿元,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35 %,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71.68%,占到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9.3%,在沿海一些城市甚至超过了政府财政收入。美国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草庵表示,中国大陆地方债务的主体并不是地方政府,因此不能像其他联邦国家那样可以宣布破产。在中国大陆,能破产的只能是类似于为地方政府贷款的公司或平台。如果这样看,中国大陆就是实行一种无赖的政策。因为虽然是地方政府担保,而且借钱都是政府使用及安排。但借钱方确实一些没有任何财产的空头公司,这些钱一旦无法偿还,只要这些空头公司一倒闭,地方政府就可以无债一身轻,倒霉的只有银行和百姓。

中国乡镇政府债务最长要400年才能还清,而中国银监会清理约合人民币29956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消息一经推出就在网络上引起强烈轰动,网民一边倒地谴责当权者拿纳税人的钱去填补地方贪官留下的这深不见底的窟窿——

江苏省南京市网民“腐北镇牛镇长”:这下可好了,终于把俺们贪的哪些钱,给清理了。清理完了,再多搞点项目,继续贪。

湖南手机网民:此一举动可把贪官污吏们后悔死了,为啥当时不多贪一些。亲爱的中国纳税人的钱太好花啦,我当官的想怎样花就怎样花,花完了,有人再补上。最不被人重视的就是纳税人,真他X的窝囊。

河南省手机网民:可怜的中国大陆纳税人,前边为发展失误的高房价买单,回过头来还得给银行坏帐买单,做中国人怎么就这么冤啊!

甘肃手机网民:贪官们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有人买单,养足精神接着再捞再贪!

河北省石家庄市网民“邮件搜索狂飙”:银行为地方债务买单,那谁来为银行买单呢?候选答案:1.印钞机、2.屁民,但最后都是屁民买单。

湖北省武汉市网民“为民印刷厂”:应该大量裁减公务员、降低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拍卖公车、严禁三公消费、再不行的话出售豪华办公大楼,绝不应该大量印钞由广大人民再买单!

江苏手机网民:不要再拿我们老白姓当猴耍,乱花钱、乱报销,看到江西老表的“5连爆”没有?!

……  ……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