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是1950年代毛泽东喊出的口号。事实上,如今体制中不少人也不怀疑这一天即将到来。一些官员把天文数字般的货币转移国外,把亲属、情妇移居国外,手握多本外国护照,显然,他们已经为自己的出逃准备了后路。
除了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抗暴潮外,中国民众正在以各种不同的“行为艺术”表达着对专政的抗争。比如中国人权活动家、艺术家艾未未近日被北京当局威胁交纳1500万元人民币的税单及罚款后,全国各地民众争当艾未未的“债主”,三天内捐助给艾未未500多万元。人心的向背可见一斑。 这场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精神觉醒运动,正在以非暴力、不流血的和平方式,蓄集着发生质变的能量,撞击着专政的“红墙”。
中国人最熟悉里根总统的那句话:“推倒这堵墙!”;两年后,苏联解体。
突尼斯和埃及的民主运动的胜利,不仅改变了非洲和阿拉伯国家,而且让中国人民此时此刻特别怀念美国前总统里根。看了为里根总统撰此稿的白宫写作班子成员彼得·罗宾逊的回忆录,一位中国网民说:伟大的雷根总统,愿您在天堂继续正义,眷顾中国大陆走向民主!
2004年6月5日,美国前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去世,享年93岁。美国人民对于里根总统的评价非常高,在美国人民评比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总统中,里根总统名列第二,仅次于林肯,甚至高于华盛顿和罗斯福等人。
在所有的美国总统中,里根的经历非常独特,他曾当是出色的体育播音员;当过好莱坞电影明星,曾在29年间拍摄了51部电影;后来他从政,曾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从1981年至1988年担任两届美国总统,69岁当选,成为美国历史上就职时年龄最大的总统,年龄最大的总统和寿命最长的总统。他是二战后首位任满两届的美国总统;当他离开白宫时,支持率之高创下历届总统之最。美国当年最先进的航空母舰,也被命名为“里根号”。
2004年6月11日,位于华盛顿西北区的国家大教堂,军警环立,庄严肃穆,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国葬在这里举行。那天细雨连连,仿佛上苍都感悲哀。这是30多年来,美国首次在首都华盛顿为前总统举行这样隆重的葬礼。教堂外围的道路上挤满了人群。教堂内,覆盖着美国国旗的里根灵柩安放在大厅前方。4000多名身着黑色服装的悼念者默默聚集在这里,等待瞻仰遗容。
里根在任期间,中国老百姓常听到中国大陆官方对他的嘲笑,说什么与大猩猩一起演电影,是个三流演员等等;还有,白宫幕僚们最怕总统里根演讲,他一自由发言,就出乱子……。可是现在,谁还记得当时大陆官方都散布过什么,只记得里根总统都说过些什么。
那就是他1987年6月12号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的有关东西方关系的政策演说。尤其是那句经典中的经典:推倒这堵墙!
在这篇演说中,里根总统说:“现在,苏联人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意识到自由的重要性了。我们常常听到说莫斯科现在要开始实施新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了;一些政治犯已经得到释放了,一些外国广播也不再被干扰了,而且计划经济体制出现了松动、某些商业活动也被允许。所有这些,是否标志着苏维埃体制在开始彻底的改变?或者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姿态、目的是要让西方抱有不实际的幻想、以及在不改变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苏维埃体制?”里根说,苏联政府可以做出一个具体的表示,这样不但可打消人们心中的这些问号,并且极大程度的推进和平和自由。“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假如你真的爱好和平、假如你真的渴望给苏联人民和东欧人民带来繁荣,假如你真的是要开放,那么,请你到勃兰登堡门来!戈尔巴乔夫先生:请你打开这道大门!戈尔巴乔夫先生:推倒这堵墙!”
这就是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和永远感激的,美国总统最伟大的演说。
为里根总统撰稿这篇稿子的是白宫写作班子的成员彼得·罗宾逊,1987年4月,他接到任务,写这篇演讲稿。罗宾逊后来回忆说:“推倒这堵墙这句话,随着里根总统的演说,传遍了世界各地,成为让冷战结束、东西德统一、让东欧国家从前苏联的控制下独立出来、迈向自由民主体制的一个标志;人们每每想到里根总统,往往也都会想到他说过的这句话。但是,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句话当初在美国政府内部,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而且差点被消灭掉。”
1987年6月初,里根总统的欧洲之行只计划到罗马和威尼斯,后在西德政府的大力邀请下,决定从意大利返回美国的途中,在德国柏林停留几个小时。当然,既然去了,作为美国总统,里根一定得演讲。罗宾逊说,当时他只是知道总统将要在柏林墙发表演说,大约会有一万人参加,鉴于演说的地点,主题应当与柏林墙有关。
据美国之音记者燕青采访报道,4月下旬,罗宾逊随同白宫先遣队去到柏林;先遣队成员当中,有负责保卫的和新闻处等其他部门的官员,罗宾逊的任务就是要为演说内容,寻找一些素材。他首先去见了美国派驻柏林的一位高级外交官。本以为从这位外交官那里得到很多、很好的素材,但是没想到,那位戴着厚厚的眼镜、身材颇为壮实的外交官,谈话时,表现得“非常紧张、不自在”,而且似乎“里根到访这件事儿本身就让他感到不自在。”
罗宾逊说,这位派驻柏林的外交官给他出了一些点子,但是,令他吃惊的是,几乎所有的点子都是“里根总统不应该说什么”!该外交官警告罗宾逊说,住在西柏林的人,在西德人口当中,算是最左的,而且知识水平也都很高,因此,总统来这儿要小心点儿,不要大声高喊什么口号,不要说苏联太多“坏话”,而且切忌说任何与柏林墙有关的“煽动性话语”。
罗宾逊回忆说:“这位外交官对我解释说,这些住在西柏林的人,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早就都习惯了。”和外交官交谈之后,罗宾逊和白宫先遣队的其他几个成员一道,乘坐美军直升机,在柏林上空转了一圈,看到的景象令他印象极其深刻;1961年造的、为了防止东德人逃到西德去的这堵墙,在西柏林这边,只是简单的一堵墙而已,但是在另外一边,在东德有无数的铁丝网和站岗的警卫,还有一座监狱。罗宾逊回忆说,直升机驾驶员当时说,假如东德那边某一个警卫让谁逃到西柏林那边的话,那么,警卫本身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当天晚上,总统撰稿人罗宾逊没有跟先遣队其他成员一起活动,他到朋友介绍的熟人家去吃晚饭,为的是在那里认识一些当地人。果然,在不设防的情况下,他得到了第一手资料,知道了西柏林人对那堵墙的真正感受。
起先,大家在那里客套,谈谈当地的气候、德国出产的酒,等等,然后,罗宾逊就着那天下午那位外交官跟他说的话,单刀直入的问了一句:你们大家真的是对周围这一切都见惯不怪了吗?听了这话,主人夫妇和客人的扯闲篇都停止了,表情明显的不大自在;罗宾逊心想,在座的会不会都觉得这个老美怎么那么没眼色,不分场合、地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开始重新衡量那位外交官先前警告过的话。就在这此时,在座的一位先生说话了:我的亲姊妹就住在那一端、和这里相隔只有20英哩的地方,但是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你认为我会“习惯”这种局面吗?!另外一位男士说:每天早上我去上班的路上,都要经过一个岗哨;东柏林那边站岗的,每天都要从望远镜里监视我的一举一动;我和那个警卫说同样的语言,有着共同的历史,但是我们两个人,一个就像动物园里的野兽一样,另外一个就像动物园的看守;只不过很难说谁是看守,谁是被看管的。
罗宾逊回忆说,主人太太随后激动的说:如果戈尔巴乔夫这个人真要是有决心进行改革、开放的话,他可以把这堵墙推倒,证明他有诚意!回到美国之后,罗宾逊对他的顶头上司、里根总统写作班子的负责人托尼·多伦汇报说,想把在柏林晚宴上听到的话写进演说词里,而且要把“推倒柏林墙”作为重点的重点。
幸运的是,白宫写作班子的主管对这个想法表示支持。
5月18日,罗宾逊告诉里根总统说:“总统先生,我和先遣队一起去柏林的时候了解到,您的讲话不仅能在西柏林听到,而且东德各地也能听到。”罗宾逊说,假如天气好的话,甚至莫斯科的广播电台也能收听到当天的讲话。“您想对柏林墙那边的民众,说点什么?”里根抬头认真想了一下,然后说:“稿子里提到要推倒柏林墙那段,就是我想要说的;那堵墙一定要倒下来。”
尽管里根总统本人认可这段话,但是,讲稿被送交美国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后,引起强烈的反弹,这两个部门竭尽全力,说必须把“推倒柏林墙”这段话给砍掉。罗宾逊回忆说,对这段话,“负责东欧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打电话来,表示反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高级官员通过备忘录的形式,来表示反对,柏林那位外交官发电报来,表示反对。”各个反对部门、包括驻柏林的那位外交官,不仅是口头上说,而且还都落实到行动上;分别递上本部门撰写的、“更恰当”的讲稿。罗宾逊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其他部门提供了至少七份讲稿;每一份里面都没有“推倒柏林墙”那句话。
看起来,美国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那些官员提供的讲稿,和罗宾逊要说的意思,大体上也差不多;比如,派驻柏林那位外交官提供的稿子里面就有这么句话:“终有一天,这堵丑陋的墙将会消失。”罗宾逊说,初看这些稿子里的话、其中的涵义,和我要说的,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对我的那份稿子持有那么强烈的反对意见?仔细一看,字里行间的意思确实大有不同。就拿派驻柏林那位外交官提供的文本来说,“终有一天,这堵丑陋的墙将会消失”,乍听起来也不错;但仔细一想,“终有一天”意味着狮子和绵羊现在还得同床共枕,绵羊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另外“这堵丑陋的墙将会消失”,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说这堵墙会把自己给搬走不成?事实上,只有当苏联人把这堵墙给推倒、或者是让别人把它推倒,它才能倒!“这堵丑陋的墙将会消失”完全忽视了人在这个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罗宾逊说,美国国务院和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实际上要说的是,里根总统可以上去讲一通这堵墙不应该存在这种话,但是他的话不应该砸的那么“实”,不应该那么直截了当。罗宾逊说,他们实际上是想让里根在这个问题上打打太极拳,搞搞花架子。就在里根将要启程前往欧洲的那个星期,白宫写作班子还在和国务院以及国家安全务委员会的人,就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格斗。罗宾逊回忆说:“一天,我又被叫到白宫新闻处处长办公室。这回,当时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的鲍威尔,坐在那里等着我呢。我当时不过30岁,除了在白宫写讲稿以外,别的什么全职工作都没做过,而鲍威尔那时候已经是一个四星级上将了(注:鲍威尔后在里根总统任内升为国家安全顾问,并在小布什总统任内出任美国国务卿) 。”
在听了鲍威尔训话以后,罗宾逊照样用之前和别人辩论时用的语调,把为什么要把“推倒柏林墙”这句话留在讲稿里的理由,整个说了一遍。罗宾逊回忆说,当时也不知道自己那点勇气是哪儿来的。两个人谁也没说服谁。 不几天,罗宾逊的老板、白宫新闻处处长格里斯康被副国务卿贝克叫到办公室。等着他的,除了贝克之外,还有国务卿舒尔茨。舒尔茨说:我认为“推倒柏林墙”这句话会冒犯戈尔巴乔夫。格里斯康坚持说:“总统本人已经表示过,对这句话没意见。”三人随之不欢而散。
历史证明,是里根总统帮助了戈尔巴乔夫顺天而行、流芳千古,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感激还来不及呢。直到今日,提到里根,戈尔巴乔夫依然充满了敬意。
6月5号,里根总统一行已经抵达意大利了,国务卿舒尔茨还在对那句话表示反对,并且让白宫的办公厅副主任杜伯斯坦将他的反对意见告知总统。杜伯斯坦将反对意见统统都对里根说了,然后把讲稿递给他,请他把那一段再重新看一下。
看过之后,里根问杜伯斯坦,你怎么想?杜伯斯坦说,我觉得那一段听起来挺好的,“但是您是总统,您得亲自决定。”杜伯斯坦回忆说,过了几秒钟,里根脸上浮现出大家都熟悉的、很难用话语形容的明朗的笑容,随后说:“把那段话留下。”
不过,来自国务院和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的反对派,直到最后,也没有要放弃的意思;就在里根抵达柏林的当天,再度递交了又一份他们认为里根应该用的讲稿。在乘车去到柏林墙发表演说的路上,里根对杜伯斯坦说,一定会把那句话讲出来。里根对杜伯斯坦说:“国务院的那些小子们这下肯定要置我于死地了”,但是,里根坚持说,那句话是他“应该说的”。
在看到美国之音记者采访罗宾逊的文字稿时,大陆网民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美国近代伟大的总统只有里根,克林顿、小布什都不是,奥巴马,估计也差得远”,“流泪读完,伟大的总统先生!”;“如果里根还当美国总统,中国大陆绝对不敢到美国兜售贩卖共产主义!这才是真正的伟人,名垂青史”;“推倒构筑在中国人民周围的柏林墙。”;“因为这句活忍不住次次流泪,也许因为我是华人,也许因为我们的国家太悲痛,也许因为里根太伟大,也许人性中良知或善良……”。
美国之音采访报道说,当年撰写《推倒柏林墙》讲稿的罗宾逊目前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罗宾逊 1979年从美国八所长青藤院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拿到英文学士文凭,之后又到英国牛津大学获得政治、哲学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82年从牛津毕业,随即加盟白宫写作班底。回想当年的那场各不相让的政坛“较量”,彼得·罗宾逊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里根总统本人以及他所秉持的道义和理念。
“那篇讲话的基本点是道义上的呼吁,是对戈尔巴乔夫在道义上的一个挑战;在整个争论的过程中,里根总统把国务院和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的反对意见都否了,坚持把话说出去,因为里根多年来所秉持的理念就是如此;他不可能站在柏林墙前面,不大声呼吁,让柏林墙倒掉。”这就是里根被称作“伟大的美国总统”的原因。
在分析美国政府内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官员都大声疾呼反对的时候,罗宾逊说:“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那些职业外交官们,他们都有很好的学历、受过很好的训练,但是,他们在职业生涯中,都已经养成了按规矩、或者说是依照惯例办事的习惯,至于说道义上的考量、正义与非正义、自由与强权,所有这些,在依照惯例办事的过程中,都被忘到一边去了。从道义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他们感到不自在,不符合他们一贯的思维和想法。”
在里根站在柏林墙前面,发表讲话时,共产专政在苏联和东欧已经实行40年了,柏林墙在那里已经有20多年了。罗宾逊说:“时候,人们已经不再以为这堵高墙可以被推倒;共产主义已经以某种方式,潜入了人们的思维。当里根总统对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说‘推倒柏林墙’的时候,他实际上说出了普通民众想都不敢想、更不敢说的话;他的这番话拓展了人们的想像力,引发了人们对自由和民主的遐想。”
看到这篇采访报道时,中国网民写道:
“下一个里根在哪里?中国人民需要您!惊心动魄的正邪较量,感人肺腑的道义感召,坚定不移的自由信念,看得我热泪盈眶。里根总统是世纪伟人,英名永垂青史!苏总书记戈尔巴乔夫顺乎天意民心,推翻共产主义柏林墙,也很伟大!世界伟人──里根总统说出了我们所有正义良知们的心里话!……”
“这才是真正的伟人,名垂青史!”
“有谁可以了解里根总统“推倒柏林墙”背后,白宫的反对人士都是谁?为什么白宫有这么多的权贵反对这句世界名言。幸亏里根总统一生坚决反对共产主义,坚持了崇高的道德理念。不知今日白宫是否充斥害怕和献媚中国大陆官方的政客,使得奥巴马总统如此软弱?奥巴马应该向里根总统学习,做一个有脊梁骨的美国总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