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演员梁朝伟去复旦大学开座谈会

香港著名演员梁朝伟去复旦大学开座谈会

近日,香港著名演员梁朝伟去复旦大学开座谈会,复旦的一个武警班35名学员应团委要求去维持秩序而缺课,这使得任课老师张庆熊教授非常愤怒,撰文怒斥这种行径,并在文中明确指出,“孔夫子说过一句话:‘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武警班学员请假去维持秩序,固不可取,但也不至于上升到“亡国之音”的地步,这样就太上纲上线了。就事论事,我不知道张教授对“桑间濮上之音”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但在我看来,梁朝伟的音乐恐怕也算不上是“桑间濮上之音”吧?流行音乐也是音乐的一种,事实上,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根据《论语》所说,如果没什么特别的事(如丧事),他每天都要唱歌的。有个很有名的出自《论语》的典故,“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算得上是骨灰级的音乐发烧友了。他对音乐的喜爱,这个跟我们绝大多数年青人喜欢唱流行歌并没有什么不同。当然了,他也不是什么音乐都喜欢的,《论语》里说,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孔子不喜欢郑国的音乐。

但是,即使是不喜欢“郑声”,孔夫子也并没有说过“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这句话啊。这句话出自《礼记·乐记》,《礼记》是西汉戴圣编的,《乐记》是孔子的学生公孙尼子写的(另有一说是荀子学派的人写的),所以,无论是编者,还是作者,都没孔夫子什么事。“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这句话前面并没有“子曰”之类的字眼,也没有任何关于孔子说过这句话的暗示,因此,很显然,孔夫子并没有说过这句话。张教授一定要说这是孔夫子说的,这是误导世人了;加上其庞大的影响力,流毒甚深啊。

张教授发现学生不务正业,其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他一定要指派是孔子说了“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这句事实上根本就不是孔子所说的话,也能理解,毕竟张教授只是哲学系教授,不是中文系教授,用典用错出处也属平常。但是,他为何一定要将梁朝伟的音乐列为“亡国之音”呢?还要假借是孔夫子所说的。事实上,孔夫子只是反对郑卫之音,但他并没有列出评判“郑卫之音”的标准啊,张教授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现在看来,梁朝伟才是最冤枉的,他心里肯定在想着:“这真是躺着也中枪啊……”好好的流行音乐,只是因为无意中得罪了张教授,就变成了“亡国之音”了。想那“亡国之音”在欧美流行了这许多年,怎么美帝还成天在地球上晃来晃去呢?

大学之大,在乎有大师;作为大师,至少其心胸必须是宽广的,不会对自己所不喜欢的一切东西视为异端邪说。

事实上,作为一名骨灰级的音乐发烧友,孔夫子倘若生活在当代,肯定对流行音乐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也是很喜欢的,可能又会演绎出另一个类似“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来。用孔夫子的名义,把流行音乐当作“亡国之音”,那可真是“代圣人立言”了,只是这“言”,似乎并不是孔夫子本人的意愿。

注:《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按键 tougao@bbc.co.uk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