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已经不再问为什么会发生“占领华尔街”,而是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生?

人们已经不再问为什么会发生“占领华尔街”,而是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生?

马克思在1848年预言:一切实在的东西都将熔化蒸发…

抗议者占领纽约华尔街之初,中国官方媒体反应是迅速的,语调是热情的。控诉资本主义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的丑陋嘛!

英文的《中国日报》甚至指责西方媒体与资本家穿一条裤子,故意低调处理。

谁看谁的笑话

“占领”运动蔓延开来,香港的中环也被“占领”、中国的社交网站上甚至出现“占领北京”,“占领上海”的帖子时,“占领”成了让当局敏感的字眼。

美国主流媒体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态度的变化,竟有异曲同工之妙。抗议者出现在华尔街之初,《纽约时报》不屑的把它形容为是“街头狂欢”、“街头剧场”。

一个多月下来,“占领者”牢牢占据了美国的政治话语权,成为一个潜力和走向不可估量的政治力量。《时代》杂志的调查显示,54%的人支持占领华尔街运动,25%的人“非常支持”。比尔·克林顿甚至要“诏安”,呼吁“占领者”团结在奥巴马总统的就业复兴计划的大旗下。

不是为什么发生,而是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生

“占领者”把自己视为是“其余的99%”,以区别于美国最富裕的那1%。

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陷入极端的经济困境,失去工作,失去房子,失去希望。3年下来,把他们拖入苦难的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那1%,依然在瓜分红利,与其余99%的差距继续拉大。

人们已经不再问为什么会发生“占领华尔街”,而是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生?

占领者打出的一条横幅

占领者打出的一条横幅:“资本主义是危机”。资本主义不是“面临、陷入、导致”危机,资本主义=危机。

伦敦的占领者,面对的依然是冷嘲热讽

“占领”之风终于刮到大西洋这边,抗议者要占领伦敦证券交易所,却被挡在金融城外,只好在交易所对面的圣保罗大教堂前搭起帐篷,安营扎寨。

英国的“99%”与“1%”的关系不比美国好到哪去。动笔写这篇文章时,刚公布了一个数字,富时百强公司(FTSE 100,英国金融时报指数100,囊括英国金融、商业、企业公司的精英)的总裁们,锲而不舍的给自己涨工资、发奖金,平均收入270万英镑。

我等打工一族的平均收入£26000英镑,相差100多倍。

值得玩味的是,在这样的气候下,伦敦的“占领者”在圣保罗教堂外驻扎已经三个多星期了,英国主流媒体的调门依然是有意无意的冷嘲热讽,没把占领者当回事。

随手摘取上周《泰晤士报》一篇报道中的一段描述:

“抗议者也许在同资本主义制度作战、住在帐篷里,但照料他们的是一位意大利职业大厨。在提供食物的帐篷里,意大利蘸酱(hoummos),橄榄面包,水果蛋糕,酸果汁(cranberry juice)和传统英式早餐供人们选用。

带着面具的活动人士小口嘬着有机蔬菜汤,听歌、听政治演讲,讨论着如何搞垮银行系统。”

无独有偶。BBC电视的伦敦地方新闻上周公布了这样一个问卷结果。记者给150位抗议者发问卷,其中81人说,他们晚上回家住,69人说他们无业,50人说他们过去一年中参加过5次以上的抗议活动,39人说他们领取救济金,35人说自己是学生。

不要资本主义,你要什么?

这样的描述,这样的问卷,潜台词已经不“潜”了:一帮政治嬉皮士,乌托邦里做大梦。闲得发慌,吃饱了撑得。

伦敦市长约翰逊的态度颇有代表性:你们发出了声音,你们提出的问题值得思考,见好就收吧,继续呆下去,有碍观瞻,影响生意。

这跟饭庄老板打发门前的叫化子有什么两样?

对占领者的批评概括起来就是两个诘问:你们到底想要什么?不要资本主义,你们拿什么代替?

诘问者自己的答案已经在问题里:你们不知道想要什么,也拿不出替代选择。

其实,占领者的回答概括在他们在世界各地打出的一条横幅里:Capitalism IS crisis。“资本主义是危机”。资本主义不是“面临、陷入、导致”危机,资本主义=危机。

需要21世纪的马克思

马克思头像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弊病的判断,许多证明都是正确的。但是,他提出的替代选择—共产主义,历史已经证明是错误的。

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这样预言资本主义的土崩瓦解:“Everything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一切实实在在的东西都将熔化蒸发”。

环顾今日世界,从高街银行到金融体制,从货币到存款,从工作到住房,没有一样让人觉得是实实在在的,一夜之间都可能“熔化蒸发”。

生活在早期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资本主义刚进入青春期,马克思看到的一切不可能更“实实在在”了,不能不佩服马克思的远见卓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弊病的判断,许多证明都是正确的。但是,他提出的替代选择—共产主义,历史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共产主义的实践是灾难性的。

人类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走到资本主义社会,就此打住了么?这显然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

有没有替代选择?这正是这场“占领”运动带给我们的最大挑战。

联络/荐言

* 须填写项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