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们在批评社会,也被社会批评;在救赎别人,也在救赎自己

看过一篇评论,说微博:语言的辨识度与其激烈性呈正相关。就像打广告,只有最动感、最具色彩性的广告才会吸引眼球。若像孔子一样讲得平和中正,大家就不会注意到你。

微博像广告,要言词激烈,才能吸引眼球吗?

作出判断之前,一般先要分析事实。我查了一下社科院于建嵘教授的微博。他的粉丝超过124万,属于大V级。分析其粉丝激增的原因,主要在于他发起了民间“微博打拐”行动,受到粉丝追捧。此外,为弱势群体维权,也是他微博的一大特色。并非出格的语言,成就了他的微博伟业。

再查一下经济学家许小年的新浪微博,粉丝超过248万,更大V级。阅读他的微博,我的评价是,激情与理性的完善结合。眼光精准,文字优美,几乎篇篇精品。他用直白有力的文字,将复杂的经济现象和原理展现给读者。深入浅出,直逼人心。

语言激进的微博,任志强可能算一个。但我的感觉,任志强的微博语言比其他场合的语言,平和多了。此外,他是在没开微博之前,就获得了“任大炮”美誉的,并非为了吸引粉丝,故作“炮言炮语”。

我自己写微博的感受是,当你粉丝很少,当你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你可以自由自在,随风摇曳。当你长成参天大树,就不得不字斟句酌,如履薄冰。道理很简单,粉丝里高手如云,社会上目光炯炯。细微的错误,会被放大成不可挽回的笑柄。如果说,没开微博之前,你还感觉是个英雄;开了微博之后,你就知道,自己不过是棵葱。

写微博的人,如同行走在原始森林中的旅人,不知何时何地,就无意地踩上蚁群,招惹蜂群。你有如云粉丝,但他们并不必然是你的朋友。有些人粉你,是为了骂你。他们虎视眈眈,像余则成一样,潜伏在你微博里,随时扑上来,撕裂你微弱的伤口。正是由于不可控制的潜在的对立面的存在,博主们不得不瞻前顾后,反复思量。反倒是在一些缺乏对话的传统媒体上,作者容易形成虚幻的感觉,以为自己是牧师,是救世主。作为实名博主,怎能置名声于不顾,一味地为了扩大市场,大言欺世呢?你以为粉丝们是傻瓜?

相比传统媒体,微博更真实,尤其是实名微博。原因在于,传统媒体传播是单向的。批评和质疑,能否呈现出来,取决于媒体的自身觉悟。传统媒体上,激烈的语言并不鲜见,只不过大家习以为常罢了。比如,领导随便说句话,就是“重要指示”。“大跃进”期间“亩产万斤”。这种“激烈的语言”,当年何曾质疑过?而在微博时代,类似的神话会被“秒杀”。粉丝们热烈地欢呼你的错误,兴奋莫名地抢转你的奇闻,然后不停地刷屏,计算着自己粉丝量的增长。

之所以有人感觉微博语言激烈,可能因为多年来,大家习惯于四平八稳、不死不活的平庸文风,久闻不知其臭。这种“软文”毒害我们多年,以至于鲜活的语言,反觉刺眼;公允的论断,反显“激烈”。其实孔子的语言,哪里一味地“中庸”?他批“苛政猛于虎”,他批学生“朽木不可雕”。

试图通过偏激的言词,增粉丝、博出位的人确实有,多是匿名博主。他们用出格的语言、放肆的谩骂、恶毒的攻击,来吸引眼球。这样的微博,成功的鲜见,但不能说没有,比如“凤姐”。她语言很激烈,很“另类”,但她只能作为“另类”存在。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另类,还能成其为另类,还能成功吗?检验的一个方法是,数数你关注的博主中,有几多常人,几多另类?借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来评判微博——“主流是好的”。博主们在批评社会,也被社会批评;在救赎别人,也在救赎自己。他们走在微博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