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07日 17:50:51

  《中国周刊》检讨之他们为什么移民
 
   这是一个早该完成的作业,不幸被我拖堂了。
   有关移民的深度报道正在持续发酵。
   最新的一次,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学人》前两天也做了移民的报道。
   而中国周刊,则在今年9月份推出了自己的系列报道,《他们为什么移民》。
   杂志出街后,销售状况很好。北京市场的零售,已经赶上了一家老牌著名杂志,至于机场的销售,更是出色。
   其中五道口一个报摊,补货数次,实销将近60本!
   也许,我的死党、初中同学也是位成功的商业人士S,所告诉我的能够说明移民话题卖得好的问题。
   S在与我讨论奢侈品销售的时候,他说,学东,我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但我只有在两个地方见到钱不值钱的情况,一是移民公司,一是某商场的奢侈品店。“简直是不要钱,抢着给人送啊。”
   1,
   做《他们为什么移民》这组选题,是一个破费心思的过程。
   当招商银行发布富豪财富报告之后,我的朋友老马大哥拿了份刊登此新闻的报纸给我,说,学东,你看看这报告里说的富人移民的话题,能不能琢磨一下。
   “没法做。”我一句话把马老师噎了回去。
   马老师一愣,问为什么?
   我说,没有为什么,这个话题往下刨太敏感,做出来风险太大;不往下刨,又没有任何意义。我不想让杂志冒这个险。
   我不懂杂志,有这么严重么?马老师问我。
   摆明了要谈这个国家不安全,操蛋的地方和人太多,你说敏感不敏感,严重不严重?
   哦。那你琢磨吧。马老师悻悻然走了。
   后来兄弟们批评我,不该用这样的口吻对马老师说话。
   当然,我知道,兄弟们多虑了,但我也表示会摆正态度。
   有关移民的话题,我并非没有考虑过,新闻最初出来的时候,我就琢磨了。
   不过,越琢磨心里越发毛,这个话题实在离现实政治太近了,“太政治”了。而这里,可能埋藏有我无力承担的炸弹。
   所以,当马老师跟我提这个话题时,我像条件反射似地迅速表达了反对意见。
   当然,习惯了我的毛病的晨明们知道,我这种应激性的排斥拒绝,一定不是最后的立场,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反思这种立场的。
   在操作其他选题的间隙,我在与诸多比我年轻的朋友喝酒聊天时,我都会征求他们的看法,了解他们中已经移民的和有移民倾向的人,选择远走他乡的具体理由。
   同时,我也认真琢磨如何规避风险,同时作出一组有味道的报道来。
   在内心激烈挣扎乃至深思熟虑之后,我最终下决心启动这个选题。
   陈远同学主动请缨,接了这个选题。
   2,
   于我和我的同事而言,移民选题逻辑很清楚,几乎不用讨论。
   我挣扎思考的核心,实际上还是在操作过程的屠龙术。
   这个屠龙术是我们所特别需要的技艺,它远比后来做同题的同行三联要求更高。
   浸淫政府媒体多年,让我对自己的屠龙术多少还是有些自信。
   在进入具体操作讨论时,我首先告诉大家,这个选题,一定要避开十月,不能在十月份做。
   十月正是庆祝的月份,喜庆的月份,你非要讲去国离乡的痛苦故事,这不是明摆着添堵么?
   所以,选择9月份,至少,这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其次,如同我一直强调的那样,选择个案,选择故事来呈现移民这一问题的内在逻辑,一来可读性强,二来故事本身只是还原真实,而不是高谈阔论地批判抨击,既有利于传播(我一直坚持讲故事容易被读者接受,有潜移默化之功效,大音希声啊),也回避了言论批判的露骨和直截了当风险。
   这就是我的屠龙术之一二。
   进入具体操作环节,更多是陈远和各位记者同学的努力。
   首先是综述,移民成为新热点,发现此次移民潮与过往不同的新特点。
   接着围绕这个新特点分点展开。换个身份的理由、我的移民、大腕的出走、让家属先走背后,这几篇稿件,其实就是围绕核心问题他们为什么移民展开的。
   这个核心就是不安全感。
   不过,换个身份的理由、我的移民更多着眼于个体故事,而大腕的出走和让家属先走背后,则偏综述。
   而移不走的生意,则是一个全新的中国式时代特点。
   因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一篇报道,让我发现,俄罗斯移民的情况,竟然与中国如此相似。
   谈俄罗斯还是可以的。恰好中国青年报驻莫斯科记者对此问题有很多调查,于是请他写了篇“俄罗斯精英为何纷纷远走他乡”。
   3,
   选题具体操作过程中,我几次三番严厉地批评了陈远同学。
   两个原因,一是偏综述的多,二是没有写普通白领普通人,所选择报道对象,不是老板就是大腕,就是公务员家属。
   历史的经验,不,我的屠龙术告诉我,偏综述多,风险大,也有些高高在上说理的味道,不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此其一。
   其二,报道对象非富即贵,也容易与普通读者拉开距离,有可能让读者产生这样的事情与无关的感觉,无法达到调动读者情绪,与杂志共振一起思考的效果。
   陈远几番跟我讨论辩解,认为其中的老板,其实也是接近白领。
   但我不接受。我一直认为,普通人,尤其作为中产阶级核心的白领的移民故事,可以是移民成功的,也可以是一直渴望而不可及的故事,都可能更容易打动我们的读者。
   因为时间关系,这方面的调整来不及了,这是我的遗憾。
   陈远同学自信的说,看最后卖的结果吧。
   我当然知道这话题大有市场,但本来我们应该做得更好的。
   这期杂志,我骂陈远是比较狠的,以至于后来办公室总结说,凡是朱老师骂的狠的,一般都会卖的很好。感谢陈远的努力。
   在后来的评刊会上,我也委婉地做了自我批评,也是批评编辑,虽然小青同学的让家属先走写得不错,但我认为,不应该安排一位新记者写这样的稿子,哪怕写得再好,这都属于拔苗助长,新记者的基本功锻炼更重要。
   当然,我表扬了小青同学。
   有问题发现问题,才会有进步,我一直相信这一点。
   4,
   陈远同学在此选题中另一大贡献,是对封面设计思路的贡献。
   这得感谢陈远是个有心人,同时也感谢创作者勾犇的辛苦。
   在最后阶段,我苦恼于封面的大标题做什么。
   内部的讨论,意见纷纷,但都不合适。
   有本图书名为《出中国记》,套用的是出埃及记。
   但我也不敢用,而且本身太文了。
   我向新周刊的肖锋兄、博客天下的张双武兄、林楚芳、包丽敏等朋友寻求智慧支持,他们各自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我最终还是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但我依然要感谢他们的支持。
   最终,在几番挣扎之后,我力排众议,用了一个非常直白老土的题目:《他们为什么移民》。
   时过境迁之后,我一直觉得这才是当下最好的关于移民话题的题目!今天仍是!
   虽然这多少有些癞痢头儿子自己爱的意思,多少有些自恋。
   感谢马老师。
   5,
   我自己对于新时代移民潮的思考,写成了当月中国周刊的卷首:
   移民何以成为问题?
   移民何以成为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
   中国人的传统是守土慎迁,发生背井离乡的故事,一定是没得活路了。所以,孔夫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但历史上的每一次背井离乡,都是无法活下去的逃难之旅,有说不完的悲情。
   现在,物质生活条件显然不一样了。但逃亡却不绝于旅途,这才是问题所在。因为生活失去了起码的稳定感和安全感,不确定性的恐惧到处弥漫,也无力改变。
   如果生活能有尊严、有安全感和相对的确定性,纵使故园仍有不如梁园处,有多少人愿意把异乡当故乡?
   显然,当下移民潮的灾难性后果,不是财富的转移,甚至不是人才的流失,而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带走了这个社会的灵魂,带走了那种激励个体奋发向上并努力改造社会的精神,加上财富和人才,这三重流失的严重化,势必带来社会的某种“空心化”现象。
   我想,任何一个怀有梦想和责任感的媒体、人,都会愿意去严肃思考这些问题。
   中国周刊交出了自己的思考。

上一篇: 卡夫卡的甲虫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92) 评论数(0)

0

本博文相关点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