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华新:互联网与社会“最大公约数”


进入专题
互联网 分歧 共识 宽容   
祝华新  

    近来互联网内外的戾气在上升。
    本来,网上的“左”与“右”、激进与温和、“国家利益”与“底层立场”之争,在各执一词中,恰恰彰显了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相比,有更大的宽容度,更多的思想活力。这样的分歧,在历史上常见。改革初年,经过长期的封闭,一部分年轻人得风气之先,追逐新奇生活方式,被另一些人视为“奇装异服”、“靡靡之音”,而痛心疾首。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假手公权力,出现了单位剪女青年披肩发、剪男青年喇叭裤、没收婚恋性知识书刊的举措。不是进行思想的交流碰撞,平等的批评与反批评,而是煽动民粹的狂热,呼唤公权的强制。而当时,作为打压对象的青年人毫无招架之力,恰恰是党内外一大批老人挺身而出,巴金等几乎整整一代文化界、知识界、科学界耆宿发声,要求尊重青年人的正当权益,制止公权的越界行为。
    鉴于历史的教训,近来网上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令人不安。比如,对意见对手的不满和不屑,发展为“人肉搜索”,甚至公布其电话号码或上门“教训”;人格贬低、人身攻击,还要线下“约架”,或者发出“死亡威胁”,或者@警方微博要求制裁对方。
    在这里,正常的信息交流、意见讨论,曝光和辟谣,证明和证伪,支持和反对,都被泛政治化了。例如,把主张普遍价值和激进改革的人称为“西奴”,大致还在学术文化批评的范畴内;但如果他们并无间谍等违法犯罪行为,斥之为“汉奸”、“带路党”,就有“全民得而诛之”的味道了。同样,把批评自己的意见一概斥为“脑残”或“五毛”,可能属于另一种独断和不包容。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舆论一律”和“唯我独革”的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乃至审美偏好,这不仅是正常的,还是十分健康的现象。如何让这种“多元”实现共生共荣、自由竞争,有三个关节点:现实社会利益博弈的规则化、透明化、公平化,特别是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公共空间”不只醉心于揭露和批判,更重在促进现行社会管理制度的修复和完善,乃至必要的重建;面对社会负面现象,疗治敏感而容易受伤的民意,修复、提振网民情绪和社会心态,涵养社会改良的信念和耐心。
    三个关节点需要综合治理,而第一点无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网络病”是“社会病”的折射。在现实社会中,疏通利益博弈和权利救济的通衢大道,政府责无旁贷。因政府对“社会不公”的不作为,被曝光后又习惯性地遮遮掩掩,导致官民沟通的“情绪赤字”,更要大力弥补。今年备受关注的《人民日报》“评论部文章”,对躁动的民意给予了深切的体谅:“我们倡导理性平和的心态,但如果监管防线屡屡失守,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生姜事件层出不穷,‘淡定’谈何容易?我们追求开放包容的心态,但如果‘拼爹’现象屡屡发生,‘起跑线’不公时时存在,‘仇富’、‘恨官’情绪何以消解?我们提倡积极进取的心态,但如果寒窗十载也难以改变命运,‘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来得轻而易举,个人奋斗又有多大价值?”“执政者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只要公权不是逃避失职,而是致力于解决公平正义的“有形”问题,无论“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无论是强化政府责任还是扩大社会参与,都应该给予掌声。同时,希望这个能担当、有作为的公权自身接受监督和制衡,尊重法治和程序。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里,那些微博粉丝几十万、数百万,博客访问数几千万、上亿的“公共知识分子”,扮演什么角色?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时代,互联网搭建的“公共空间”还原了社会真实的意见构成,各种意见主张不妨让实践去检验,交民意去选择,待历史去淘洗。对于全国4.85亿网民来说,需要凛然遵守的底线,就是爱护互联网这个信息自由流动的“意见共同体”,就像现实生活中,宪法和法律框架是维系13亿中国人民“利益共同体”的底线。
    所谓“意见共同体”,就是无关“左”“右”,不论激进或温和,超越魏阙与江湖,概括承认不同意见、不同利益诉求的合法性,所有受法律保护的各方进行网络表达和社会参与的平等性。网络舆论场需要不同价值取向的意见“制衡”和“对冲”,需要在帖文的动态更新和网友的批评与反批评中实现信息的“自净”。为此,不妨像维护自己的表达权一样,维护对方说话的权利,不试图垄断话语权,不能在对方没有答辩权的情况下单方面作出媒体裁决;就事论事,尽量避免给对方贴意识形态标签、做道德审判,更不能企图借助公权剥夺其话语权;利益诉求的实现“次优化”,尊重和包容对手的利益,有时“让步就是进步”。
    在这个“意见共同体”内,无论争辩多么激烈,无论己方有多强的社会正义感、道德纯洁感和智商优越感,始终诚心诚意打算与对方立于同一个屋檐下,认真努力寻找社会“最大公约数”,而不是扩大社会分歧。网上的每一个体、每一阶层,都要警惕和反思为什么彼此经常成为“互质数”,警惕和反思那个远去30多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零和思维”在灵魂深处留下的遗毒。
    在网上戾气抬头的时候,公权力的明智和谨守分际特别重要。同样值得欣慰的是,民间人士如经济学家吴敬琏,也频频呼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转型,用平和的态度践行政治参与,避免社会被各种极端势力所裹挟和撕裂。
    今年民间社会依托于互联网的两个“微公益”行动,都获得了政府积极回应。网民的“随手拍拯救乞讨儿童”,助力公安部的打拐工作,帮助多少失子家庭重聚;邓飞等500位媒体人发起的“免费午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了先期探索,民间“游击队”迎来了“国家队”。这是民间“自组织”力量与政府携手解决转型期中国复杂社会问题的成功尝试,而民间社会的努力,离不开体制的杠杆作用、“临门一脚”。
    当下网上的包容度下降,提示现实社会的对抗性加剧。值此历史关头,“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体“把关人”有一份责任,为燥热的互联网和中国社会“加湿”“降温”,让理性中道的声音成为主流民意,让有序政治参与和体制渐进改良成为全民共识,毕竟社会的和平转型是全民之福。
    
    (作者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进入专题: 互联网 分歧 共识 宽容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评论 > 传媒评论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754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