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 20:24:50

  我想此刻身处克里姆林宫的普京,大概会有吃惊和沮丧的混合情绪,有两点可能是他未能料到的:第一,统一俄罗斯党的杜马选举在舞弊的情况下竟然得票率不过半,成绩较四年前大幅下滑;第二,竟然全国各地50个城市爆发了反对运动,光首都莫斯科就有约3万人游行抗议自己。
   我看到游行队伍中举着各式各样的标语牌,有一个上面写着“普京,我们不同道”,另一个上面则写着“爷们,是该走的时候了”。
   今昔对比,让人感慨。1999年普京以一匹黑马的姿态出现在政坛时,人气何其旺!从2000年到2008年,连任两届总统,他未曾遭遇有力挑战过,党内党外无人匹敌,民间社会一片赞誉,甚至出现了类似个人崇拜的倾向,普京女郎日历的上市,“嫁人就嫁普京”歌曲的流行,都显示着普京明星般的影响力。
   在我看来,普京的转折点在2008年,当年他卸任总统后马上被继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名,第二度出任总理。前些日子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二人的讲话显示,早在2008年他们就达成协议,2012年再调换,老普做总统,小梅当总理。
   按照俄政治学家维亚切斯拉夫·尼科诺夫的看法,普京连任两届总统后,“我不排除梅德韦杰夫以后会替换他的可能性。这意味着,不排除我们已经知道2036年前俄罗斯政权的格局。”
   两人就这样把一个国家玩弄于股掌之间,不是对自己过分自信了,就是对其他人的极大蔑视。而且这样行事的结果必然导致某种程度的专制,从而践踏民众的自由权利。此点在近些年已经得到证实。普京反民主的做法收获了来自国内外的诸多诟病。
   亚博卢党的创始人亚夫林斯基说得很好,“普京创建了一个制度,没有别人只有他才能当总统,只有他才能统治的制度。这是一个历史的陷阱。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俄罗斯正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9月份普京宣布参选2012年总统的消息传出后,俄罗斯几名反对派领袖,在莫斯科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体抨击意图再次参选总统的普京,一心只想巩固自己的权位,是脱离现实的做法。俄罗斯反对党团结运动领袖领袖宁左夫则援引北非革命警告普京,“突尼斯立下了不起的先例。突国很遥远,是穆斯林国家、是非洲国家,但它与俄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就普京运动的前景而言,我认为突尼斯的前例深富启发性。”
   其实变化早在潜移默化中,上一次(2007年)议会选举中统俄舞弊情形要比这次更严重,但民众并未提出异议。可见四年时间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两次议会大选的对比显出俄民众精神的变化。
   但是沉浸在权力虚幻中的普京,显然未能及时洞察这一点。近日普京指责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批评俄议会选举是在煽动俄罗斯的抗议浪潮,可是从12月10日的游行队伍和抗议集会中,你可以看到青年、老年,激进组织成员,教育界人士,普通家庭主妇和反对党成员等社会各阶层的抗议者,如此广泛的强烈不满是不可能被某个声明煽动的。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刚刚过去的埃及和利比亚革命中。穆巴拉克与卡扎菲也曾是受万众瞩目和拥戴的英雄人物,他们也从未料到有朝一日会遭到民众的强烈厌烦和反对。在遭到民众的反对时,他们也都归咎于国外势力的挑唆阴谋。
   高高在上的权力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天下舍我其谁。独裁权力更是如此。它迷幻人的心灵,使人离开权力便无法活下去,结果将自己葬送于权力之中。
   俄罗斯反对派人士已经明确警告说,普京将成为穆巴拉克和卡扎菲一类人物。民众最终只能走上街头抗争,令国家爆发中东式的革命。
   不过依我看,俄罗斯毕竟不是埃及,更不是利比亚。普京手中掌握的力量也绝非穆巴拉克和卡扎菲可以相比。他若执意参选明年的总统大选,多半可以如愿。但是经此一役,他又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从一个受欢迎受拥戴的领袖变成了一个令人厌烦并唾弃的对象。
   人贵有自知之明,即便自己再自信再优秀,也要意识到世上还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不能总霸着位子不走,更关键的是你不能让民众十几年如一日在电视上看到的是同一张脸,那会令人审美疲劳,日益厌烦透顶的。
   此次俄罗斯游行示威中透露出来的另一个信息,有待进一步观察。3万人的示威游行最终得以批准,总统梅德韦杰夫要求警方“温柔”对待示威者。与普京不同,梅德韦杰夫自上任总统以来,其表现让人感觉与普京不是同路人,他颇具现代意识,多次对民主表示了好感。退出2012年总统选举,恐非他的自愿,只是无力抗衡普京罢了。
   假设反对派和民众的示威抗议继续且扩大,不排除梅普组合分裂的可能。现在虽说可能性不大,但世事难以预料。就像当初突尼斯的一个小贩之死一样,谁能料到会在北非掀起惊涛骇浪,到现在仍未平息。统治国家几十年的穆巴拉克、卡扎菲又何曾料到自己的命运会发生如此大的逆转?
   且看普京的下一步:是知所进退,还是逆势强上?他的命运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取决于他如何选择。

上一篇: 校车惨剧缘于民主缺失!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134) 评论数(0)

0

本博文相关点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