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欺诈起步的市场

 

顾则徐

 

 

最近,“健力宝金罐”事件引起了公众注目,继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柔道冠军庄晓岩的“金罐”后,媒体接连报道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陈龙灿、韦晴光等的“健力宝金罐”都为假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从事反贪污贿赂罪侦查工作,之后又从事商贸和工业、地产的开发、管理等工作,对“健力宝金罐”一类的事物接触比较多。结合我的经验,谈点看法。

“文革”结束的时候,中国民众私人拥有的黄金(以及白银)基本上已经被剥夺干净,在这背景下的改革开放,所重新燃起的黄金崇拜热情也是空前高涨,几乎一无所有的人们看到黄金的时候马上瞳孔放大。为了一枚10克左右的小戒指的分配,无数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形同陌路甚至如同仇人,很多脑袋在抢夺中敲出了洞,绽开血花。虽然随着历史冤案平反,一批黄金回到了私人手上,但这毕竟是经过大规模剥夺后的返回,就全社会来说数量十分有限。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但政府对黄金的统制依然非常刚性,民间的黄金非常稀缺,因此,一方面是民众高度的黄金崇拜热情,另一方面则是民众非常缺乏接触黄金的经验和涉及黄金的知识。“健力宝金罐”正是既满足这种热情,又利用了人们缺乏黄金经验、知识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前期,温州民间开始突破政府的黄金统制,私人到全国搜索民间黄金,从各种废弃工业产品和设备中提炼黄金,比如从一些品种的电容壳体中提炼黄金,从而出现了民间“非法”交易的“温州货”黄金首饰,黄金戒指和黄金项链成为一些温州人开拓市场的特殊敲门砖。由于这一民间黄金的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工业黄金就有了对政府黄金统制的突破,使得私营工业有了将黄金作为产品原料或配料的可能。礼品行业由此得益,也即私人礼品制作行业从此就可以打“黄金”牌了。“健力宝金罐”之类的礼品,正是这一背景的产物。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打破政府统制的黄金原料来源,“健力宝金罐”之类的“黄金”礼品就不可能出现。

由于总的数量短缺,以及黄金经验、知识的缺乏,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和泛滥的“黄金”礼品基本没有“纯”的,只是模糊地打着“黄金”招牌的“黄金”制品,也即礼品中含有黄金,但整体并不是黄金。就如自古以来的金菩萨一样,极少是纯金的金菩萨,一般只是塑金而已,但人们依然模糊地称为“金菩萨”,新兴的黄金礼品也被模糊地称为“金像”、“金卡”等。最为泛滥的是两类礼品,一类是金卡,比如制作有佛像的所谓纪念“护身符”;一类是纪念金币。无论是纪念金卡还是金币,在工艺上都是使用了现代金属制作技术,表面精细,实质上却是缺乏真实价值。

古代金菩萨制作的重要技术是包金,也即先要把黄金制作成金箔,然后用金箔将铜像包裹起来,工艺要求非常高,表面的这层黄金还是纯金,因而金菩萨虽然不是整体的黄金,但依然价值昂贵。在古代乱世时期,土匪和兵痞跑到庙里刮菩萨金身,把金菩萨表面的黄金刮下来,乃是掠夺黄金的常用手段。纪念金卡、金币则不同,所采用的技术基本是镀金工艺,价值低廉。“健力宝金罐”正是这种工艺的产物,表面光鲜,实质廉价。即使所谓的表面光鲜,也只是暂时的,维持不了几年就会“褪色”。由于这个原因,也由于政府黄金统制的松动和黄金饰品市场的繁荣,纪念金卡、金币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衰落,越来越少人继续把它们看作是“黄金”。虽然如此,今天依然还存在一些欺诈性的纪念金卡、金币贩卖现象。

综合以上可以得到这样的教训:掠夺造成饥饿的需求,经济统制则导致市场紧缺,饥饿的需求和紧缺的市场自然就会通过伪劣产品给予满足,从而,我们的市场就从欺诈起步,混淆人们基本的理性和逻辑,含有0.001%黄金的产品等于含量为99.999%的黄金,但是,这样的市场终将“褪色”。

 

 

发表于2011-11-11《南方都市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