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 曾飚

曾飚

曾飚:还有谁会相信全票通过的神话,好在我们已经习惯,笑而不语

今年 7 15 日,中国新闻社发表了一篇报道,关于剑桥学联的换届选举。当我读到“经过讨论和表决,按照选举办法的精神,全票通过了常非凡博士就任第二十八届剑桥中国学联主席的决议”,会心一笑,亲切之情油然而生。如今还有谁会相信全票通过的神话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英国留学工作之后,我的理解加深了。这条中国第二大新闻社发布的通稿,行文严谨,很有中国官方媒体尺度,但是它确实有点在“坑爹”。

我猜测,给中新社供稿的学生记者,大概学习了英式幽默,把大陆的夏天的北戴河会议,搬到了暑假的剑桥河畔;其次,讽刺中国教育的失败,不在学生,而是经常指导学生工作的老师,因为他们至今还相信“全票通过”,还相信别人会相信。

很快,这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选举,遭到了反对和抗议。反对和抗议的结果,就是不按照公开选举程序换届的剑桥学联,以章程陈旧的名义,被剑桥大学学生会给注销了。 《Varsity》 是剑桥学生会官方刊物,最早正式披露了中国学联全票通过的选举。就在 11 月底,≪南方周末≫一篇披露剑桥学联被注销的报道,引起海内外热议。

学联选举定在 12 2 日下午。规则非常简单:三个人竞选,谁的票多,谁当选。

在备选过程中,学联主席与挑战派之间,在公共邮件列表,网站域名上相互争夺和交锋,试图控制舆论阵地。

我喜欢这种鲁迅先生称赞的有韧性的战斗,外加中式选举的无序和热闹,更富于输出价值观的喜感。最终,在 12 2 日当晚,前学联主席以 60 余票位列三位候选人的第三名,挑战派候选人以 170 余票,当选剑桥学联主席。

未选举,不当选 。留学英国,都明白这个简单道理,我觉得,重申这条常识对于胜负各方,有助于理解以后留英或者回国怎么混,用还是不用。至于此次剑桥学联被大学注销,成为抓眼球的关键词。我倒觉得这无所谓。即使剑桥学联,在学生会被注销了,可以用剑桥当地独立社团名义,与剑桥大学学生会保持联系。

我关心是,除了选举胜负成败之外,这场“全票通过”模式 VS “反对派”模式的学生民主游戏中,有一个问题被外人所忽略,那就是为什么剑桥的中国精英,在民主实践中的校园级别上的表现,会与中国农村选举的乱象如出一辙。

原因之一,我以为是双轨制,或者说学联的独立性。

独立之路

关于学联,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误会。一个朋友曾经以学联名义,打电话给国内联系活动,对方接到电话之后,以为普世价值找上门,小心翼翼地寒暄了若干回合之后,知道是体制内自己人,于是热烈欢迎海外学子光临。

中国学联,全称是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 ,简称 CSSA )。英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大学基本上有这样的中国学联,他们往往被称为地方学联。

除此之外,地方学联之外,在英国,还存在一个全英学联。这两层学联都会受到中国大使馆教育处的赞助,教育处往往扮演一个顾问角色,中文叫指导。

教育处对学联的赞助常引起争议。作为对金钱缺乏洁癖的我来说,其实这无可厚非,反正是中国自己的钱,用在谁身上不是用,何况是自己学生,没有什么不对。

此外,学联还需要租遵守所在大学学生会的规定。英国大学中,学生会叫 Student union ,是各个社团的合众国。与中国学生会不同,英国的学生会有自己的产业收入,比如小卖部、酒吧等,在学校行政最高会议,有自己的席位和代表。一个社团如果加入学生会社团,需要自己章程、年度大会和财务报告。相应地,作为会员的社团,可以优惠使用学生会的设施。

和中国学生会一样,英国的 Student Union 也是未来政客的练兵场。但是,根据笔者的了解,中国学联在换届问题上,可能是最引人注目的。曾经有一位英国老友,在大学中担任多个华人社团的监护人,一次对我说,看到学联的选举,他恨不得拿出裁纸刀,捅他们几下。

2011 年的剑桥学联选举风波,没有和谐掉,而是摆到了桌面上解决。很多剑桥的中国留学生,长舒了一口气。剑桥学联不同于一般的学联,它是全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地方学联之一,它以往的选举,参与者能够达到四五百人之众。

这场风波,关键不是中国学联以往的声誉如何,而一场没有公开的改选,忽略了“传统”和制度。假如当初 7 月份改选,按照 12 2 日的议程来执行,也许就没有这历时四个月的动荡风波。

按照所谓的程序来完成自己的换届,看起来简单,却成为考验中国学生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最大难题。

到现在为止,剑桥学联还没有发布正式的选举结果,使得这场选举的结果扑朔迷离。剑桥学联,是否重新加入剑桥大学学生会,如何消弭这场风波的负面影响,成为人们下一个关注的问题。

剑桥学联选举也许就此过去了,我很高兴他们对一条潜规则响亮地说了一次 No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与同事聊天,谈论孩子的语言发展问题,我说,我的孩子开始越来越多地对我说 No 了。同事说,这不是坏事,如果他总是说 Yes ,你大概要真正担心了。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联络/荐言

* 须填写项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