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中共18大專題之3(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27日電)汪洋與薄熙來是近年中共政壇熱點人物。隨著兩人進入政治局常委的可能,兩人在地方主政建立的「廣東模式」與「重慶模式」也引起討論,隱現中共「向左」與「向右」路線差異。

     早在1987年鄧小平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內部就出現了「姓資(資本主義)」、「姓社(社會主義)」的爭論,雖然從未有過對此的大論戰,但這樣的歧見一直沒有真正平息。

     薄熙來的出現使得中共2條路線的差異被放大,加以愈來愈趨向自由經濟化的廣東廣被人注意,這2條路線的討論也在近年浮上檯面。

     薄熙來任重慶市委書記後,推行「唱紅打黑」,將重慶塑造為「紅色之都」,宣揚社會傳統價值觀及毛澤東思想,使他成為左派代表人物;薄熙來打黑反腐絕不手軟,但也遭人批評沒有法治觀念。

     薄熙來在重慶注重「民生」,重慶連續3年把政府支出的一半用於民生福利;強調國有企業、社會公平。薄熙來推行的土地改革、公租房制度使他在基層聲望不錯,獲得大量民眾支持。薄熙來的經濟觀是:「先分好蛋糕,才能做大蛋糕」。

     相較薄熙來,汪洋治理下的廣東是另一個典型。汪洋主張「實用主義」,認為歌頌紅色價值遠不如發展重要,而發展首重「把蛋糕做大」。

     汪洋的廣東也是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盛行經濟自由主義,在社會控制上也比其他省市來得寬鬆,最近發生的烏坎事件,就顯現出廣東公民意識相較大陸其他地區的先進程度。但汪洋的做法,也引起中共傳統派的反彈。

     兩人的政策主張反映出當前大陸內部對經濟、社會民主發展模式的不同觀點。

     走改革開放路線的汪洋較為中共高層所喜,去年中共政治局常委調研廣東的次數居全大陸首位;但在唱紅打黑、彰示社會主義傳統的左派路線上,薄熙來也得到不少黨內支持。中共高層勢必得更加重視薄熙來、重慶,甚至其所代表的左派力量。

     雖然汪洋與薄熙來都否認有「模式」存在,強調和諧合作,但大陸在今年秋將舉行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汪、薄兩人的政治仕途,被視為兩個模式如何延續的關鍵,因此備受外界關注。

     不過,有論者認為,就算汪、薄兩人雙雙進入政治局常委,因非處在絕對核心,兩種模式目前應不致在大陸社會發生影響。

     此外,在汪、薄瑜亮之爭被高度關注的此時,大陸內部也出現融合「廣東」、「重慶」兩種模式為一的聲音。廣東在民權議題有所進步、重慶在民生議題有收穫,論者認為,若兩種模式能互相借鑑、合作,甚至可能創造出中國大陸地方治理的新典範。1010127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