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玲玲:安享晚年

(2012-01-29)

早报导读

● 汤玲玲

学人视角

每逢过年,都会固定到几位长辈家中拜年。

  今年如常在初二领着孩子拜访了两家我们统称叔叔的远亲。第一家的叔叔今年88岁,同84岁妻子住在同一间排屋,小儿子婚后与父母同住,几年前他们装修屋子,在一楼加置了附加浴室的房间,让两脚无力的两老可以省却上下楼的不便,家里也请了外佣看顾小孩及需要护理的父母亲。

  同叔叔婶婶和他们的孩子聊天,话题自然围绕在家中照顾老年人的问题上。他们提到昂贵的医药费,还有到不同专科医生看诊的不便,老年人唏嘘无奈给孩子添麻烦。孩子有工作在身,也须为他们的子女操心,还得照顾父母,有时甚至得一周三次轮流带父母亲去看诊,难免感叹着夹在当中的劳累。

  第二家的叔叔则住在隔几家的排屋,是第一家叔叔的亲弟弟,虽然那位叔叔已在两年前逝世,我们还是每年到他家去向老婶婶拜年。第二家的婶婶今年78岁,数年前曾经中风,目前已逐渐康复,虽然行动依然不便,今年的她看来气色好些,聊着往事,聊着自己“老了不中用”。婶婶与两名云英未嫁的女儿同住,叔叔在世时本来聘雇了外佣,后来发觉有了外佣也不见得省心,所以两名上班族的女儿决定自己料理家务,白天只好让母亲单独留守。

  这两个家庭的老年人都属于无需政府操心的一群,他们有经济能力,儿女成群。第一家叔叔有七个孩子,第二家婶婶有九个孩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儿女愿意与他们同住且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即便让老年人白天独守空居,或独让外佣陪伴虽然不算是最理想的安排,但若不时有其他子女来探访,或是有小孙子在跟前嬉戏玩乐,还能每天盼到孩子回家一起用餐,那也可称为安享晚年吧。

  处在世俗规范和政府政策都极力推行照顾家庭的社会,我们或许认为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他们的孩子一般上都认为自己有看护父母的责任。诚然,当一向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失去自理能力时,本来已自组核心家庭的孩子把父母接回家后,聘请外佣、甚至不得已换工作或辞职自行照顾的情况时有所闻。在这之间儿女成群的老年人自有他们的烦恼,若孩子互相推卸责任,没人愿意接待需要护理的老年人,那迁入疗养院恐怕是迟早的事。

  随着小家庭的普及化,越来越多老年人面对的并非在需要护理时哪个孩子愿意照顾他们,而是实际上到底有没有孩子可以提供看护的问题。在工作机会已环球化的大环境中,在外的孩子被夹在是否该放弃海外发展机会或为了年迈父母回家的两难抉择。我看过一去不返的孩子,也有毅然离职回国照顾父母的孩子,甚至移居之后仍尝试把需要护理的父母带在身边看顾的孩子。但很多老年人也开始明白,不能抱着有孩子就表示将来生活必有保障的想法,因为周遭确实有不少孩子,他们婚后为了个人自由或考虑到配偶与父母不合等因素,而没有能力、不愿成为护理者。家庭长者的护理看似将会更趋向由老年配偶或是未婚成年孩子得扛起的责任,那么将来寡居或单身者步入老年后,他们又该如何解决本身需要护理的问题呢?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越来越急促,政府在最近宣布加快扩展老年护理计划的对话会上提到再过18年,预料会有11万名需要他人照顾的老年人,而独居老人将从现今的2万8000人增至8万3000人。且先不谈倍数或更大幅度增加现有的登门医疗,日间活动和复健中心等设施和服务,是否足以真正应付将来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呢?对于需要护理的独居老年人,平日由谁来照顾和安排提供这些服务也是难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