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 “2012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 在北京举行。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主笔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也与2012年《社会蓝皮书》一并发布,这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研究人员连续第五年为这一权威图书撰写年度舆情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摘 要:2011年,以动车事故为契机,更多社会群体登上网络舆论平台,对政府的公共治理提出审视和监督。“微博打拐”和小学生“免费午餐”在民间和政府的良好配合下推进,展示了依托于互联网的民间“自组织”力量的成长,以及政府的包容。随着微博客的舆论能量爆发,政府在动车事故后加强了管理,网络舆论的力度趋于平缓。

  关键词:微博客 网络舆论 网络热点

  2011年10月13日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一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此前,微博客网站一直没有获得政府颁发的正式运营牌照,均属于“测试版”。在郭美美与红十字会风波、温州动车事故中,微博客骤然爆发的舆论能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忧虑,网上甚至出现了微博客还能存活多久的议论。此次会议虽没有允诺微博客的运营资质“转正”,但肯定了境内50余家微博客网站的积极作用,希望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开设微博客、用好微博客。一批政府机构、大型企业、专家学者也在会上介绍了使用微博客的经验。这表明政府经过长考,对于微博客的利弊得失,得出了初步结论,对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继续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但显然利大于弊。刚刚迎来90周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对于以微博客为代表的网络舆论,采取了倾听和包容的态度,对网上经常传出的刺耳杂音也表现出可管可控的自信。这样的认知和姿态,对今后一个时期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 年度20件网络热点事件和年度网络流行语

  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网民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2.7小时,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覆盖率仅次于电视的大众传媒。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 ,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美、英、日、韩等国(均超过70%)相比并不算十分突出。而中国网络舆论场的强度,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家。2011年网络舆论力度骤然增强,上网“发声”的阶层更为广泛,网民自觉、持续、高度警觉地关注着中国现实社会的各种热点事件。特别是“7·23”动车追尾事故和郭美美事件,这两大网络热点,引发网上网下人声鼎沸,大概只有2003年孙志刚案和2009年邓玉娇案件可以媲美。

  (一)2011年网络热点事件

  2011年热点事件,主要涉及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围观”、公权力监督、公民权利保护、社会公德伸张等一系列社会深层矛盾,以及民众敏感的、容易受伤的社会心理,体现了中国网民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特别是对社会公正的强烈渴望。

  由于微博用户人数快速上升,经常聚焦于时事内容,2011年的网络贴文数量大大高于往年,从表1也可以看出,事件热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博发帖数量。


  表1  2011年度20件网络热点事件

  说明:(1)舆情热点一般指的是较为具体的事件。对于庞大且笼统的事件,也只选取其中具体事件。

  (2)以上数据中,天涯社区、凯迪社区、强国社区为主帖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为主贴和转帖总和。

  (3)此数据通过设置多个关键字多途径、全文搜索得出统计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4)随着网络热点事件的发展,有可能衍生出网络新词,存在一些帖子并不是讨论该事件本身而是引用网络新词的状况,这里也一并计入。

  (5)以上数字不包含已被社区管理员从根目录彻底删除的帖子,但包括删除后还存在“快照”的帖子。

  (6)20件事的时间跨度从2010年11月9日始,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11月9日24时。

  位居前五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有3件为国内事件,1件为国际事件,1件为中外交流事件(深圳大运会)。同时,前十名中有3件国际事件。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网民的视野日益开阔,更加国际化。在20大热点事件中,帖子超过50万条的热点事件有19项,其中发帖超过100万条的事件有13项,超过500万条的有6项(见表1)。而2010年,在统计口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在20大热点事件中,帖子超过5万条的热点事件有13项,其中超过10万条的事件有7项,超过100万条的仅2项。由此可见,对热点事件发表看法的网友人次大幅增加。

  (二)网络流行语

  与往年相比,2011年的网络流行语以各种极短时间内被高频复制的文体见长,它们与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及电影、娱乐节目等紧密相连。网友往往借题发挥,或围观起哄,或针砭时弊,或宣泄内心压力,在原文本的基础上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内涵。网络流行语是感知和研判国民心态的坐标。这里分析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网络流行语。

  1.淘宝体

  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因其“亲切又腻歪”的语言魅力和情感粘度在网上走红。2011年7月,南京理工大学向录取学生发送“淘宝体”录取短信:“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亲,9月2号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亲,全5分哦!给好评哦!”。7月8日,上海徐汇警方的“淘宝体”逃犯通缉令引起网友浓厚兴趣。8月10日,郑州市交巡警将 “淘宝体”用于交通安全宣传。

  与其他网络流行体爆红后逐渐降温相比,“淘宝体”表现出顽强的生命活力。在人际关系脆弱和社会整体诚信度下降的情况下,人们通过这样亲切的言语来释放内心的焦虑,获取某些真实的温情。

  2.撑腰体

  佛山2岁女孩小悦悦被碾压、18名路人“视而不见”事件曝光后,网络上出现这样一条微博:“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网友据此演绎出各种版本,“撑腰体”迅速走红网络。“撑腰体”走红,反映出中国社会在小悦悦事件中刺心的道德痛感。网民呼唤人性与良知的回归,呼唤法律和公众为道德撑腰。提示人们社会不缺向善的渴望,缺少的是如何为良善提供有力的后援。

  3.拼爹

  自从2010年河北大学交通肇事案中出现肇事者称“我爸是李刚”,2011年又出现了“我爸是局长”、“我爸是科长”等类似言论。有网友将近年来4个热点事件中的李双江、李刚、王军、卢俊卿并列为“四大名爹”。连《人民日报》也郑重发文探讨“拼爹”现象。“拼爹”流行,让父爱蒙尘,“爸爸”被物化成人际交往的资本、人生进阶的工具。“拼爹”背后是社会流动的停滞、底层社会缺乏向上流动的通道,是机会均等和社会公正的缺失。

  4.hold住

  2011年8月9日,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中,一位名叫Miss Lin的女士以搞笑的妆容、做作的英语和丰富的肢体表演,逗乐了现场观众。表演结束时,她自信地说了一句:“就算我搞错party,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她被网友称为“hold住姐”,7分钟的表演视频上网仅11天,点击率就突破100万次。在英语中,“Hold”有抱、坚持、握住、掌控的意思。“Hold住”就是指面对各种情况都要稳住、淡定,从容大气地应对一切,也有给力、加油的意思。

  5.高铁体

  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7月24日晚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到“为何救援宣告结束后仍发现一名生还儿童”时,称“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被问到为何要掩埋车头时,称 “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些发言引起了网友对铁道部动车事故善后处置的质疑和愤怒,网友借“高铁体”广泛造句,表达对突发事件信息不公开的抱怨特别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6.蓝精灵体

  动画片《蓝精灵》25年前首次来到中国,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2011年8月,《蓝精灵》3D大片登录中国院线,引发网友“集体怀旧”的同时,在各大论坛和微博上出现了改编“蓝精灵体”主题歌热,或“吐槽”、“晒苦”,或“调侃”、“幽默”。如加班版“蓝精灵体”唱到:“在那公司里面楼梯旁边有一群加班帝,他们热情又痴迷,他们敏捷又仔细。他们十几小时加班加点考验着身体,他们每月工资菲薄不给力。”这些歌词创作和传播群体,大多是“80后”、“70后”,一群三十而立、自认社会压力最大的人表示,“既有儿时温暖的回忆,又共鸣了当下的心情”。

  7.咆哮体

  2011年3月间,“咆哮体”迅速在网络走红。“它没有固定的格式或内容,就是带许多感叹号的字、词或者句子,还有伤不起、有木有(有没有),感觉有人在你耳边“咆哮”,畅快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网上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咆哮体生成器。如音频版咆哮体、视频版咆哮体,通常大声呼喊“有木有”,并配上凌乱的字幕。尽管“咆哮体”文字在视觉上有冲击力,但其实攻击性并不强,更多是网友乐观自嘲的表现,属于集体狂欢式的宣泄和娱乐,是对生活苦痛的减压。

  二 网络言论载体的新变化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业界出现了自2000年以来的又一个大发展时期,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上市。资本市场的强劲介入,有力地推动了网络舆论载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另外,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在积累和叠加,互联网成为社会压力的“出气口”,各种表达利益诉求者、维权者、爆料者都被逼上网“发声”,以期引发大众关注和政府介入,呈现舆论压力超过法律威慑力的局面。2011年网络舆论载体,延续了微博影响力持续壮大、论坛、博客、新闻跟帖日渐式微的局面,不过也有些新的动向。

  (一)微博大行其道

  过去两年间,微博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互联网舆论的广度和深度。精英与草根同台,草根的诉求一经名人转发,便能成为舆论热点;媒体和记者纷纷开通微博账户,在这里找到第二“发声”通道和与受众的互动平台;商业机构尝试“微博营销”;政府组织也开始借助微博平台,塑造亲民形象,倾听民意。

  2011年的微博延续了强劲增长的势头,用户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剧增至2011年6月底的1.95亿(现已突破2亿个),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连江西抚州“5·26”爆炸案肇事者也了解微博的威力,一口气在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和天涯社区开通了4家微博客,倾诉自己的遭遇。

  除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门户之外,人民网、新华社、央视等新闻媒体以及天涯、Tom等社交媒体也推出了自己的微博,“百度i吧”、“ google+” 也都具有微博性质,甚至一些地方性、行业性门户网站也都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平台。目前微博平台以新浪、腾讯两家独大,注册用户分别都突破2亿个。不过,实时冲动型的“微博直播”,因缺少审核和沉淀而容易让似是而非的流言传布,让某种剑走偏锋的情绪蔓延,因此,微博的公信力经常受到质疑。

  (二)社交网站(SNS)的社会动员潜力

  社交网站(SNS)允许用户创造个人页面,列出好友名单和自由发表评论。在中国,人人网、占座网、海内网、蚂蚁网、一起网、开心网、360圈等SNS网站大量涌现。人人网2011年5月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社交网站。社交网站具有大众传播和私人通信的双重特性,信息只在个人圈子里流转,具有较强的私密性,不便于站方和政府部门监管。因此在突发事件当中,在其他开放式传播的站点中屏蔽相关信息后,社交网站将成为信息的主要传播阵地。

  2011年,从英国伦敦大骚乱、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到西亚北非“茉莉花运动”,社会化媒体都起到了某种社会动员的作用。在国内,这种现象同样存在。

  2011年5月30日,因为对传言牧民因抗议煤矿开采而殒命一事的不满,呼和浩特市发生街头骚乱,各网站对此事件的贴文进行了屏蔽,但大量的信息还是出现在社交网站人人网上。在大连PX“集体散步”事件中,相关信息也在其他网站和搜索引擎被严格管控,却在社交网站中得到了广泛传播。

  (三)论坛/BBS丧失网络舆论“霸主”地位

  微博客的兴起首先冲击了前些年论坛/BBS在网络舆论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在微博时代,网友信息表达和阅读趋于碎片化;同时,论坛管理也过于严苛,而微博把关的尺度相对宽松。微博成为网络事件的重要发源地和最抢风头的舆论发酵平台。爆料信息从论坛/BBS转入微博平台后,爆料出处逐渐模糊。2011年10月发生在湄公河的中国船员遇害事件,国内最先是由网友在天涯社区爆料,事件披露后,微博上大量相关的信息涌入,事件当事人也通过微博发布信息,而天涯社区最先披露这一事实则在媒体报道中被“忽略”。一直喜欢在论坛上寻找新闻线索的传统媒体记者,也开始从各大论坛转入微博。

  论坛/BBS的“意见领袖”继续大规模流失,不少人转战微博,或退守个人博客,或前进到境外的“推特”(Twitter)。原创性思想性贴文的减少,使得包括天涯社区在内的一些资深论坛上的贴文的“含金量”下降,与“口水化”的草根新闻跟帖趋同。

  比较而言,地区性BBS并不太悲观,凭借独特的地方内容特色,以及对同城社交资源的整合能力,在一定程度避免了微博的冲击。而诸如户外运动和旅游、摄影这样的专业小众论坛,由于其专业性和小众圈子的粘合度,基本上未受到微博的冲击。

  当人们需要对某个热点事件做出全面、深入、理性的了解和分析时,论坛/BBS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论坛/BBS所具备的整合、分类、深度挖掘等优势,能对纷繁杂乱的舆论进行梳理和价值导向,信息实效性虽不如微博,但沟通的有效性较高。

  (四)移动互联崭露头角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人,在网民中的比例高达65.5% ,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发布和浏览信息、发表和分享意见。无线上网便于人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与舆情讨论,而且还可以帮助城镇低收入人群以及农民工加入网络舆论场。

  伴随移动互联时代到来,借助移动终端和网络互动社区,随时、随地、随人的“公民报道”成为可能,正在深刻改变社会舆论的生成机制。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在官民冲突、警民冲突、城管与摊贩冲突、交通事故乃至群体性事件现场,任何一个在场的人都可能一转身,上网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给政府的事件处置及舆情应对带来挑战。

  2011年出现的“随手拍”活动,把移动互联的功效发挥得较为充分。春节期间,微博发起“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活动。随后,网上出现了“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等活动,接着,又有网友发起“随手拍政府大楼”的活动。

  移动终端在突发事件“现场直播”的优势,也让其他媒体望尘莫及。以“7·23”动车事故为例,7月23日20时34分发生追尾,21时01分D3115次动车乘客“Sam是我”发出第一条微博:“童鞋们快救救偶吧!!!偶所乘坐的D3115次动车出轨叻!!!偶被困在近温州南的半路上叻!!”直到23点22分,该网友微博报平安:“我已安全撤离事故区到达安全地,谢谢大家的关心……希望在事故现场还生还的旅客多保重!!!伤者要坚持住!!!”

  在上海“9·27”地铁追尾事件中,交通管理部门和救援人员利用手机传播现场信息,赢得了公众的信任,未给谣言留下生存空间。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在第一时间致歉的诚恳态度、较强的舆情应对能力,其官方微博“上海地铁”(粉丝112万人 )及时的信息通报,受到了公众认可,给事故的善后处理解决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博客不温不火,轻博客夹缝求生

  前几年互联网界踌躇满志地宣称,让上亿人写博客。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不免让人感觉博客“未老先衰”。但是,有数据标表明博客依然不温不火的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其关注度并未出现大规模下滑。在各类网络应用中,博客/个人空间的使用率为65.5%,远高于微博40.2%的使用率 。这说明经过几年的发展,博客已经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形式及受众群体。当微博火热吸引众人眼球时,博客却回归了其作为个人空间的本色。在博客中,超短篇幅的博文和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少了,个人心情的描绘多了,理性思维多了,博客在平静中实现着去杂存真,信息深度日益提高。

  博客的亮点,首先在于一些“公共知识分子”拒绝微博的碎片化写作。比如对于网络热点话题,不少网友形成一个习惯,登录著名博客,看看博主们是怎么说的。其次,一些特定专业领域的民间观察家的博客积累了相当的人气。最典型的是在财经领域,博客一直保持着高于微博的热度;科技、医疗等等领域的专业博客也未受到微博热浪的影响。再次,对于较为年轻的网民来说,QQ空间因为与QQ聊天软件高度粘合,私密性和娱乐性较强,在博客类网站中用户群高居榜首。

  一个新的迹象是各大微博站点都与自己旗下的博客打通,用户在博客发表博文,就会简洁地显示到微博平台之上。由于微博限定在140字以内,在一些问题上很难用如此短的文字分析情况、总结观点,因而聪明的网友们在微博简明扼要的叙述事件、亮明观点,然后在博客进行详细阐释。微博成了博客的招牌,而博客和文字图片工具成了微博展示长文的重要手段。微博反哺了博客人气。

  2011年, “轻博客”开始活跃。有人打比方说:博客像一本书籍,微博则是一张报纸,“书籍”充满智慧却太旧,“报纸”满是新意却还浅薄,能否有一个既有表达力和专业性,又简单便捷的社交工具呢?于是有人想到了“杂志”的比喻,而这种“杂志”就是轻博客。它既可以像博客般长篇大论,又可以像微博将新锐观点传播到四面八方,同时也融合了时下的各种互联网技术应用,包括图片、视频以及各种优化工具。轻博客站点“点点”在半年间吸引了100多万用户,新浪、网易等商业门户网站也适时建起了自己的轻博客。但从目前看,轻博客还不可能取代微博。

  三 从网络舆情看社会矛盾的新发展

  2011年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在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和某些看似“躺着也中枪”的偶然遭遇中,触及了现阶段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廉政、城乡融合、民众政治参与等社会深层问题。能不能较好地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冲突,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和最紧迫的任务。

  (一)社会各阶层上网“喊话”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