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文物保护这几年在香港终于受到重视,香港古迹数已突破100大关。(香港礼宾府即前总督府,建于1851年。)

在华人社会中,「除旧迎新」几乎和「进步」的意思画上等号。踏入新年,我们可回顾2011年底发生几件保育与发展之争的事件,展望香港在新和旧之间的取舍,是得的多,还是失去更多?

文物保护这几年在香港终于受到重视,民间甚至是有悠久历史的私人企业和家族,也纷纷推出口述历史和回顾,政府在某些方面亦积极挽救和保护古迹,去年底除了把英皇书院和圣士提反书院两所有殖民地建筑风格的中学校舍列为法定古迹,令香港古迹数目突破一百大关,叫人津津乐道外,发展局把何东花园列作暂定古迹,尝试阻止业权人改建花园的主楼,也引起社会不少回响。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能够为下一代留住历史的痕迹,实在难能可贵。不过,文物建筑要是不被赋予新生命,又或是建筑在所的社区受到破坏,那就仍不算是良好的文物保护,也不是健康的社区发展。

这样看,就让人明白,为什么香港的亮丽地标愈来愈多,有特色的社区却愈来愈少。城市的布局和结构,往往因高地价政策朝向畸形的发展,令社区失去有机性和连贯性。

洁癖都市

去年末的花园街大火,正是活生生的例子反映了我们的社区急不及待要除去旧的、乱的、不正规的东西,从而将一个小区变得体无完肤。

花园街是著名的平民购物区,街道两旁除了有商铺,还有小贩排档,不少居民也是以这些小摊位小本经营糊口,自结自足。但近年,负责管理小贩排档的食物环境卫生署雷厉风行清洁市容,以安全理由不断向小贩发告票,整顿了不少排档。有估计,现时是平均每2.6个食环署职员对付一个小贩。纵火案如今仍未找出真凶,小贩成了代罪羔羊。

这些被视为落后、不安全的排档已经营多年,在区内建立的街坊邻里关系不是新型住宅屋苑和商厦可相比的。它们也许较杂乱无章,但却有守望相助的精神。排档日益消失,市民被迫要往室内活动和消费。未来一年,香港将会有更多大型商场开幕,娱乐消费场所是不愁的。但难道我们就要连市集和街头文化也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博物馆里才能让它「生存」下去?

与推土机角力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就是去年底政府总部迁往添马舰旧址后,政府打算清拆及出售1950年代建成的前政府合署西座,即政府山建筑群之一。2012年,我们有了一个摩天巨大的新政府总部,那旧有的权力象征是否就应被移为平地?

政府山属黄金地段,在严重缺乏甲级写字楼用地的情况下,这块官地就甚具商业价值。一直以来,政府山建筑群的改动甚少,是昔日维多利亚城保存较完整的殖民地建筑群落,除了政府合署,它还包括庄士敦楼(终审法院所在地)、主教府、圣若翰大教堂、礼宾府和兵头花园等等。自1847年以来这一带一直是政府的中枢,不少学者也指出了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我们的下一代,又是否愿意看到这个建筑群重蹈同在中环的爱丁堡广场的覆辙,于数年前拆卸天星和皇后码头而变得土崩瓦解?如今的爱丁堡广场,就只有大会堂幸存过来,本来码头的位置变成新的马路龙和道,而新的名字也没有承传它的过去(比照从前,不少街道命名也可反映出该地曾存在过的建筑,如电厂街和糖厂街)。

虽然如此,小市民的力量有时还是可令推土机停下来。去年其中一场胜仗,就是阻止了南丫岛的东澳大型发展计划。这个没有连锁商店和集团式经营的小岛,一直以来也是城中奇葩。南丫岛人口只有六千多,地产商本来想发展的综合项目包括了近千个豪宅、120个酒店房间和500个游艇泊位。部分建设甚至位于自然保育区和海岸保护区。居民和环保团体大力反对,计划最后也遭城市规划委员会反对而没有通过。小岛的宁静和质朴生活空间算是保算了。

保育包括的不止是土地和建筑,文化语言也是核心。去年底,广东省政府宣布于今年3月开始实行《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规定电视电台节目须以普通话作基本用语,企业、商品名称和招牌亦不得使用繁体字。大部份香港人也与广东同声同气,绝对有理由认为此举是项庄舞剑,废粤语灭繁体一事不置身事外。再加上去年底有传媒在新界发现部份政府设置的路牌和告示已用上了简体字,就更令人感到本土语言和文字不受尊重。

在新一年,政府和立法会也将换届,要在纷乱的政治和地产霸权之中捍卫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将继续是香港人面对的挑战。

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