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十姨 | 评论(0) | 标签:冯小刚, 2010国产大片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与时间简史之后的编年史电影

特里莎与萨宾娜,马克斯或弗雷德,俨然20世纪的选择。然而,我们所经历的是零度凝结的时间,《时间简史》渐渐形成的几百年,18、19、20、21世纪,相汇在上帝的笑声里。进化论,没有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几百年就改变了人类栖息于大地的方式,启蒙运动之后的理性推倒了上帝之后没有给出建立完美秩序的答案。打住。眼下我所要说的,仍然只是站在搜寻诗意的角度,不打算延伸开去。

技术主义使时间钝化,更向空间逆转;例如资讯的发达,网络聊天游戏爱情,反映了游戏的世界对浮泛意志的撩拨姑息,似是而非的延展。

每一次技术主义来临的世纪,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就有两种声音。这一个回合仍然不会例外。就像我正在说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与时间简史之后的世界,科学的声音对上帝的替代。不可承受之轻,由彻底的游戏化来缓解。

科技英雄、技术豪杰,绑架了绿林之外的潘多拉。自然之灵,技术之神,在《阿凡达》二体离异,且对立。最后,有了冷兵器时代的胜利,或者说,那是电影编剧的精神胜利法。

2010年我们看到了犹如古老的三一律般精准的冯小刚新作。我们集体勃起,悲伤的背景里做爱。也许我们沉溺和不想离开,只是为躲避另一种可能:用自己的触觉和知感去记忆,去触碰世界。电影公司如同思想租赁公司般,生产了流水线影视文化产品,圆润无比,每一个几何形体的边缘都由上等塑胶包裹,防止不慎撞伤头颅,撞出别的声音。无疑,这些催泪消费品消耗了我们的思维和情感体验,是绝佳精神替代品甚至鸦片。

一个理该用在商业或体育竞技运动中的词:成功

对考出一百分成绩的票房成功的大电影们,我说不出你们想要听的。

说他编织谎言?现实的剧情比任何编剧创作都精彩,呈现那些真实,怎能显出导演真功夫和三好生的优势。当聪明人都在自动脱离与文化或艺术沾边的行业时,不敢出口相骂被艺术搞的人。怎能再与优等生计较这些。这一次他只是顺便赶考,其后或许也能得到一两次不写命题作文的机会。

也或许人家只是想考考我们观众,这些电影镜头技巧或植入广告的法门,教材里不好意思直接讲。我看看你们能否看懂。我有幸去了影院赶考,朋友问我为何一开始坚决不进去,猜了一串理由诸如是否因她请客云云。豪放女挑衣服很忠贞自己品牌,系作家排行榜收入居于榜首之某蜀国人的出版商,咱二人南拳北腿路数各异,她猜得出我的心思才怪了。我也不好意思讲实话亏负好意。转念我进去坐下了,非常惊险,差点错过了这么标准的考试题。

 

技巧纯熟一百分:冯小刚给观众的标准考试题

我们都已学会不为事情轻易动容,就像学生时代请一客肯德基或大排档就极领对方的情分,且对埋单的人冠之豪爽的大名,如今却轻易不肯。严正声明我不是在讲请我看此电影的朋友。为了辟谣我特地回请她看山楂树。无意中幽了她一默,哈哈。

  相比很多聪明且事理人情精通的人,写了些晦涩不堪的长句让人读,很多煽情而优美的文字,自然是有自己得意之处。问题是,这种对比原本也没什么价值:岁月磨砺之下,对文笔和艺术美感的自知之明,这种性灵色相浓烈的东西,在前者身上实在稀缺。基督山伯爵在空洞牢房里呆数年,若非有博学之人以知识、艺术的美令其充实,其人生复仇传奇也无法谱写。何况精通世故之人,多数在世俗人生的牢笼里困局已久,对美感的迟钝亦是当然。  

  这种对比的确没什么价值。相对靠文字为生的人,以匠气的文字去煽情,这件事过于容易。电影或音乐的语言,也是如此。就像人不肯拿真心相待,只是假熟的面孔,拿“肉笑”的技巧对待朋友。冯小刚的电影表演,过于油滑,令我等观影客陡然警觉,活生生在进影院之前就抖擞精神增加抗体:拒绝廉价的激情和感动。

冯小刚的《大地震》,以电影镜头语言和素材的运用看。对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里的境界,过于高估了。城市准中产阶级,以小剧场、电影、音乐会为精神娱乐消费的群体,对聪明地说话、讲故事这件事,自己太精通了。怎肯轻易买账?

  

为了潸然泪下的“艺术效果”,故事主线的发展越来越像家庭伦理戏,并搀兑浓烈的“后母与女儿”、“童年阴影(请联想琼瑶剧女主角家庭出身的套路)+美人叛逆(远嫁)+好男人守护(陈道明、加拿大老公)”类似情节。再加上大地震死里逃生的儿子衣锦还乡、娇妻好房亲人团圆的美好结局,给“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沧桑底色添加了大悲之后的大喜。讲故事的声音,每每被煽情的表现力冲散得七零八落之外,带来的是好票房的更大喜感。  

 

就这样,眼泪干涸了,为小刚而流,为老谋子而流,十年之后,陈奕迅告诉我们;在我们理该为自己而流的时候,找不到流泪的理由:就这样,为植入广告埋了单,就这样参加了一百分试卷的集体大审阅,作为本年度观影陪审团资格考核成绩。

 

也许天真也是一种坚持:向琼瑶式剧情投降或致敬

有人在母子相依为命的凄清里落泪,有人为故宅换了百货大楼没了念想、也起了故土之思,哭泣落泪,有人在婆婆和媳妇争孙儿的戏里自伤身世,电影院里母亲们默默擦掉泪滴。哦,温习自己的人生,多谢这些家庭伦理剧情。三流电视剧也能做到的事情,您做到了,值得贺喜。

有时候出题人肯定的语气总是令我们对自己的每一份答案都质疑,最后总是疑心,犯傻的其实是自己呢。在大陆,这种路数,总能一招鲜吃遍天。

我们也开始疑心是自己没看懂电影。所以到最后,我们为冯氏找到100条“存在即合理”、眼下所见即是最好的充分理由。套用剧里的台词。问:《大地震》你为什么没能拍得不琼瑶?答:我跟你说过,我不同,我是《唐山大地震》。

太含蓄了。我们用100条理由来为它正名。

  前10条结合剧情,扯淡有理。后90条扯淡电影工业,绝对正解。

  也为了字里行间渐渐让大家回忆起编年史剧情的先后顺序,进入后面的答题程序,我们先从10句台词看《唐山大地震》。

  (一)“孩子,我来了!”  

  问:登儿,方达,这样的乳名才是为娘的听到孩子叫声时最顺嘴的惊呼?讲“老天爷,你个王八蛋”这种血气台词的女人,腔调该是怎样的。  

  答:剧本校对员自作主张添加所致,原作是三个字“我来了”;没人会误以为她是对别人家孩子大叫。  

 (二)“长得最漂亮的那个,长大了可以做演员”  

  问:1976年对孩子是没有明星梦的期许的。红色时代的余韵犹存,学问、艺术等等,出身好、人品正,是格外引以为傲的。漂亮的小孩子去做演员,这在当时部队人的想象力之外。  

  答:我夸的是那个扮演这个角色的童星演员,这句台词,本来不是角色在说话。那个场景原本是个托儿,要让大家看看,这小孩漂亮不?    

 (三)养母吃醋:“在女儿面前穿成什么样子”  

  问:这句话的效果是不是要去表现女儿宁肯忍受养母无理取闹,仍不会想要寻找亲人?下一场戏里张静初对上外地医学院的坚持、不和养父母一起看电影,等等,是否有情节关联?女主角性格交代的关键几场戏,全靠侧面表现了。  

  答:张静初这张面孔一出现在荧幕上就是“纯净无辜”,戏份方面就省了吧。反正还有中老戏骨撑场。    

  (四)养母最放心不下的:“不是亲生的”  

  :养母后来早早过世,难道就是为这个郁郁寡欢而病重?这个养母的设置难道不是为以热心肠反衬女儿的无情?包容、体贴的母性在整个电影里缺席,女人都只有执拗和任性使气?这片子最后是要着上一个什么色泽来托起画布上其他的色块?  

  答:我以为有了前面一个大地震的大制作悲情场面,足够奠定整个剧本的伤感氛围,没工夫顾得上核查后面剧情有没开小差。再说中国人一向拿尖刻当机智,包容达观幽默这件事我怕大家不理解。    

  (五)“袖子长了……我记忆中爸爸很高很大的啊,怎么就瘦了”  

  问:这后面的台词在电影院看到头一句就自己给填空了。难道不是为告别而回一趟家的吗?已经是一个女儿的妈妈了,这个人物性格心理怎么是平板一块,没有任何时间痕迹?  

  答:你为什么总是抓住这个把“对不起”三个字念得干瘪无比的女人不放?我不敢拿复杂的内涵来设置她的戏份。让她演一个突然变乖的女儿,更容易些。    

  (六)“妈妈,那个东西不是我打碎的。”  

  问:妈妈对女儿的冤枉,女儿的辩解,在女主角身上没有看到任何回应。这场戏,女儿害怕被妈妈批评,小心翼翼的解释。是张静初被母亲的冷落的心的外显吗?我们不需要像小说那样清晰明确,但看到这一幕,有状况外的感觉。不知道究竟想要讲什么。  

  答:我自己也不知道。交给观众去想象吧。其实,也许我几乎只需要把电影片花和片名宣传出去,演员阵容再添加到海报上,我的工作包括讲什么样的故事就基本完成了。事实上眼下的结果说明我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  

  (七)“连考场都不给我进”  

  问:这几场戏顺着剧情逻辑的情感线来说,表现的是,儿子不上学是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当然也是“身残志坚”的唐山年青一代急于出外闯荡试试自己“到底行不行”(方达台词)。仍然是混沌效应,剧情之间的联系只有事件的发展,没有人物性格塑造。  

  答:下海经商、买车、买房、老总级别,这些更容易往下设置事件发展。万一他读了书考上了大学还做了博士,我总不能让他也出国做“壮士”吧?当代中国的读书人境遇,不说了,你也知道。

(八)“我妈生了我三次”  

  问:地震救他那场戏还不够感恩和有说服力吗?还要加上小时候肺炎别人放弃唯独妈妈不放弃的感人母爱小事件,让观影者联想到自己童年的小事,琼瑶剧的大悲大喜才会出现?而且儿子从来没有对姐姐的死表达任何情感态度,大概这个问题太沉重了?  

  答:儿子感情深沉,再说此时我已经放弃讲故事了。加上我们没把握他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就一定准确,干脆不讲不说。只让他充当了徐帆的解说员,把每个学期买俩课本的往事发布了一下。  

  (九)“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  

  问:直到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大荧幕前的我才陡然想到,这是个唐山人讲的话。淡定,小幽默,掌舵人的领袖范儿。之前这人在干嘛呢,这像他说的么。怎么就突然变成了这么成熟有见地的大男人了呢。  

  答:同上。因为他是“徐帆”的儿子,他的戏份发展只是徐帆戏份穿插的需要。   

(十)“方达,你以为我真是喜欢你的钱?”  

  问:媳妇为了把孩子带在身边无所不用其极,方达一句当初我就不该娶你,已经是令观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到看到这句时,立刻强烈感到电影是要让为婆媳双面胶剧情加分。明摆着就是告诉大家:媳妇人不错,儿子感恩妈妈更没错。可是,这句话来得还是太突然了!冯导你累不累,如果电影剧本是一件叙事容器,究竟有多少东西你想盛放到里面?  

  答:我已经承认我是个失败的故事讲述者。过往经验告诉我,故事失败不等于没人看。有人愿意看我,可是我不能讲我想讲的,只能讲他们想看的。最后我只好在剧本里添加了够催泪或够煞有介事的人生难题,让看电影的人都能从这部影片里了悟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  

  

真正能令人看到生命里去的故事,才是有血气且元气充沛的。以《大地震》宣传中对主题的表述,电影讲述者有这个野心。在层层剥离之中,我们看到了故事最初的叙事动力。然而,随着故事的讲述,我们渐渐迷失,迷失在讲述者对观众的煽情过度里。

   看着看着,我们被更多家庭伦理片常见的问题困扰了,转移了关注点。能煽动起我们情绪的,是更多离我们日常体验更切近的东西。讲述者对这件事太过清楚。太过人情练达,聪明地拿陈道明夫妇的热心,对比小孩子的淡漠;结果让我们对整个故事的讲述方向开始发生暧昧不清。尤其是后妈对养女的醋意,潜在的成为她不回家的理由。后妈临行前让她找亲人,这些成为理所应当的家庭伦理电视剧里的桥段。至少从故事肌理来看,原有的因地震而起的心理隔阂感,以及阴郁的心结,整个讲述氛围,都被破坏掉了。  

   这种唐突断裂的故事讲述,愈演愈烈,直到最后,“我不同,我是唐山人”这一坚决拒绝堕胎的理由,也成为一种莫名其妙的干瘪的台词。讲出来的时机和力度,都大打折扣。观影时对故事的理解,大半被带入到大学生早孕、恋人不负责的伦理想象里去了。这不能怨观众。  

   之前若肯加一场强化她对自己孩子的爱和怀孕时期的生理心理反应,加一点自己做母亲之前心理转变方面的适当讲述,这句台词完全可以呼之欲出。即使用功力浅极其不善表演的演员来讲,也不至于会烂掉这些台词的表现力。  

  电影叙事上,小刚高调否认自己大师,这是自己找了很好的台阶了。先自己打自己嘲讽自己,就不会落到当年《无极》的下场。都是因为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多,没弄清主线,结果,情节之间、台词之间的联系,庞杂脆弱,《无极》里面,最后突然冒出的童年时候馒头的事情,就被人抓来说事儿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幼稚的善恶说教已经无法影响我们。

 

出题有理:叙事高效性与大师诞生的可能   

     

   做足煽情功课,让对“感动流泪”这件事滋生强悍抗体的观影者在眼泪中对电影票钱说一声:值了。冯小刚做到了吗?  

   强化消费娱乐色彩的故事,也能成为好故事。但是,已经选定的沉重的题材,使这种可能性的难度加大。如何幽默八卦娱乐的态度去处理,让包容、谅解、达观这样的态度在影片叙事中自然流露,成为叙事的底色、氛围?《大地震》没有选择这种高难度的讲述方式。冯小刚可以做到的事情,商业、艺术,这两者最好的境界,他没有去做。  

   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无奈无力感,也看到灾难面前的乐观、包容、智慧。让我们看到时代变迁里真实的生命的行走,把人物形象立起来,让他自己去讲述自己的故事,感动、人心、伦理,这些东西,在足够立体的人物身上发生了,观影者感同身受,讲述者要表达的所有,自然连皮带肉都出来了。  

   这样的电影我们已经久违了。  

   这使我们选定了观影后的评论立场。拒绝廉价激情和感动。拒绝这种浮泛拍片方式的流毒。  

   冯氏以往商业片里制造了流行话语,制造了令人铭记的台词句式,后继导演在形式上的模仿,都使我们看到成为真正大师的某种可能。

   电影的诗性表现语言,电影叙事功能性笔触,在《大地震》中依稀可见。  

   徐帆扮演的元妮,就她一个没事儿。身体是健全的。但是承担灾难后的所有结果,真正要去面对的,只有她一个。这一家人里,没有希望去补全一颗心的,是她。身体的健全和内心的破碎失落,情节的张力。把灾后幸存的儿子交给公婆带回济南,在这场戏里,看到了电影叙事的戏剧性的一面。有现实生活的原生质感,也有戏剧化诗性的升华。  

   地震后的广场,放映《英雄儿女》,播放《英雄赞歌》。属于那个时代的声音。十年浩劫的尾声。复苏的信仰真理的声音,对英雄的呼唤。也是地震灾后重建的精神注脚。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灾来了,天灾来了;人灾过去,天灾过去。都会过去,万物生长的气息不灭。人心里,天灾在人心里种出来的东西,余韵缭绕,这音乐来得恰逢其时。这场戏也是好的。  

   大时代背景意味强烈的镜头,世间沧桑变迁的明暗表现:大强复员未回原籍的交待,人民虔诚列队相送解放军的细节铺陈,全国哀悼毛主席逝世大场景,儿子辍学到车站拉客做导游,方登大学生恋爱怀孕,家长重视外语学习给孩子请英语家教,方登与外国人恋爱并结合,元妮下岗干个体开缝纫店,外地人老赵在唐山做工离婚。经商的风气,离婚的风气,出国的风潮,等等,都是时代真实变迁中的移风易俗,渗透到剧情里,整个叙事语言夹杂了更丰富的意味。电影图像表现出来的,更接近于生活流动的常态。  

   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妈,对不起。  

   对不起。因为恨,愧疚,不原谅,我们究竟错过了些什么?热腾腾的生活,冷清清的小屋,还是难以转述的五味俱全的岁月风情?是这些交错的复杂的生活的肌理,把我们分开的日子连在一起:我们可以谅解所有,我们可以包容。我们是一家人。空间分开了,可是时间把我们留在同一片生活里,32年,我们面对的,世事变迁里的所有,都是一样的。已经过去了,所有的事情。世间的年轮都走了一大截了。我们又何必留在过去的纠结里呢?

  

   对不起。这三个字,成为剧情衔接里最后阶段的重头戏。如果愿意,它可以讲述更多。  

   一个文本夹杂的东西,能唤醒更多对生活的体悟,被具有多种诠释的可能性。只有一种途径能实现这一点:故事尽可能多层次呈现现实的错综复杂,塑造生活质感的真实情境,让观影者置身剧情的现实中。而生活,永远是交响曲,更多的潜流涌动的音符,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流失掉的,是更多。  

  视觉叙事的场景,以丰富的启发性,强化剧情的留白空间。《大地震》在叙事的高效性上,让我们看到了真正大师诞生的可能。

  

 

他们或我们,还能为什么而流泪?

  就像当年亚当和夏娃干那事,或者就拿冯导安排的车震之前的那事说吧,(电影里反倒车震的戏这一场用得很好),干那事儿,有人听对方口里哼哼两声就感觉来了,高潮临界了,有人闻到对方体香,只要人选对了,抚摩两下鼻子也能有感觉。不幸的是,那感觉很快就被一个饱嗝加洋葱味道给赶跑了,不爽之极。

  本来看到笑点有人想大声笑笑,可这是灾难片,是煽情片,你咋能笑呢,这是不和谐,这是藐视灾民的痛苦,得硬生生憋回去。这样的观影体验,任谁也乐不起来。  

  大地震最火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说什么怎么讲,对这次这个电影的结果是没有影响的。我也没这个企图心。

  或许,我们很多人都曾经是被母亲抛弃的孩子或女儿,物资贫乏或多生子女多劳力的年代,穿新衣服的机会、出外游玩的机会、上学读书的机会…………残酷的生活面前,母亲或儿子、女儿,别无选择,面临同样的被放弃被牺牲的悲伤,苦难和伤痕电影,是你舔舐伤口释放情绪的唯一途径。

  

  一个不再有未来、只有回忆的几乎失去一切的女人,

  一个走投无路要为儿子女儿的生死做决定的母亲,

  一个失去父亲与妈妈相依为命的儿子……

  这样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设置,

  在电影院看到的眼泪,是真的。

  我们尊重苦难和伤痕,尊重每一滴眼泪。

  普通人的无常生命太多的凄凉境遇、剧情里轻轻一触就会掉下泪来。  

  所以,去嘲笑他人的眼泪是无耻的。

但是我仍然坚持认为:  

  一方面,这部影片唯一认真在做的事情也只有这一个,就是寻找各类观影受众的眼泪泪点,看点即哭点。  

  在这方面是成功的,但因此让剧情松散到漏洞百出的地步,为了展示伤痛和悲伤而设置的哭点之间,情感爆发甚至缺少铺陈,剧情节奏太快以致出现情节联系崩塌、笑场的效果。    

  所以另一方面,上述原帖对编剧导演技术层面的艺术分析,则表明这部影片的失败。    

  这种中国式大片好要持续多久?  

  出卖色相露点来赢得眼球看点,和一味诉求生活苦难伤痕来赢取眼泪,这两者有何区别?  

  商业和艺术一定是对立的吗?难道为了商业票房的绝对保障,就只能通过百分百电视剧和家庭伦理剧手法来实现吗?  

  电影工业的机制和制度平衡点究竟在哪里?目前的情形,票房收益者们在工作上已经尽力了吗?  

  中国式观影体验的真相:票房背后,春晚式国产流行大片究竟对大众做了些什么?  

  事实上,下海风潮抵达文化产业之后,尤其是自从教育产业化以来,文化工业、创意工业,流行音乐圈、出版圈、影视圈为例,这类文化消费品的出品方,对中国的文化消费、精神消费,做的蠢事已经够多了。如果鸦片能够通过气息传递到流行音乐碟片上对读者产生麻痹效应和瘾君子效应,恐怕鸦片贩卖活动已经背地里合法化了。  

  有时候我想说,如果一个肌体出现了溃疡,肯定不只是某个器官一时的感染。但是我没有这么悲观。我还是在继续寻找一些好的可能。而且认为很多事实都只是阶段性或暂时的。  

  但是,不能不去表达和说明,不去揭示真相。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并确信自己的想法。

大地震》拍的是余震,是面临不可挽回的人生灾难之后余生中每个人不同的心灵轨迹和境遇。

  《大地震》作为电影呈现艺术真实,不可能拍成纯粹历史记录片,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灾难的不同应对。就像南京大屠杀、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等,残酷到极致的人间灾难,瞬间抽空一切。一切思想、万物之灵的性灵、天理人愿,都无从谈起,虚空之中,唯一真实的只有无力感和彻底挫败后的空洞。

  对元妮,对方登,对每一个震后幸存的人,在灾难来临的一刹那,都是如此。

  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在不同时空下人间种种际遇之后安然无损的我们,要如何去通过一部影片而感同身受?

  唯一的只有眼泪吗?

  冯要面临的票房5亿的目标,可拆解成约一千万人次的上座数额。

  让一千万人心甘情愿做到电影院去,在中国的精神消费品里,除了眼泪和绝对严酷的悲剧,还能有什么?

  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我不反对以灾难题材去换取票房和经济利益,政府除了盘剥商业利益,对本土民族工业谈不上扶植,重重加压的社会责任,对商业拓展已是过重。企业做事就是要赚钱。

问题是,在电影这件事上,除了眼泪,真的没有别的什么了?

我们观众的眼睛不够亮不懂得欣赏、或是看不到真正的美和善吗?苦难和伤痕背后,真正令人感到痛心的,恰恰是每一个善良人的努力和默默承担。

   

让眼泪飞:是否只有绝对催泪精品垃圾才有绝对市场

半个世纪以前意大利电影或新写实主义的法国就已经唾弃的,成为票房保证。

国产商业大片的其他可能性?冯氏票房保证的其他筹码?

我想到我重读艾特玛托夫之前听说的事情,晚期创作他感到乏力,且为避开政治疑云,果断脱离文学,转向外交政界生涯。年轻时候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核,很武断能搅动内心波及市场影响力,如今都已凋零?

 

  作为大腕级导演,对我所说的种种形势不可能不清楚。

  这也是冯小刚拍片时自己寻找平衡点时的一个困境。冯小刚的选择,代表了大多数导演的问题。

【备注:有很多人的逻辑是:电影是不能评论的,只能写自己的观后感。你觉得不好,那只能说明这种片子不是拍给你看的。这个说法我没辨析明白,说不上来什么,但总觉哪里不对劲儿。比方说,有人打了你,你比较能扛打,有人怕痛不能扛,那么这人打没打、以及打人这件事究竟对不对,是要看情形来定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