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剑封喉 | 评论(2) | 标签:时事观点

——与陈基先生商榷

陈先生写了一文《论私权》。

我以为他就私权的方方面面在做文章,但他不是。他的文章共有五段,我们依次看来只看见两个字“愤怒”。

一篇好的理论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愤怒”,也就是感情用事。

好的理论文章都是有根有据、心平和气的论理之作。但我们在陈先生的《论私权》一文中没有看到这种平实说理的文风。但既然文章写出来了,我们就来讨论一番吧。

第一段,陈文说:“方韩论战,越论越乱”。我不知陈先生是指谁乱,是指方舟子呢还是指韩寒?在我看来,乱的是韩方,而方舟子并没有乱。他正在有条不紊地用一系列问题质疑韩寒。

陈先生下一句“牵出一个如何保护私权问题”,并认为“值得正视”。笔者也认为“保护私权”是质疑过程的其中一个重要论题,值得讨论。

陈先生接下来的一段:方舟子打着“怀疑一切”的邪恶心态,怀疑韩寒的作品多是别人“代笔”,至今拿不出直接证据还乱咬一通,逼迫韩寒自证清白,是一种“二次文革”的表现。还得到了新华、网易等官网的青眼,网易所刋发的头条竟是“方舟子如果质疑不实也应免责!”

字里行间可以明显看出陈先生的“愤怒”之情。什么“邪恶心态”呀、什么“乱咬一通”呀、什么“二次文革”呀一下子全出来了。而这既无论据也无论证过程的断语令人十分怀疑文章观点的正确性。也不符合议论文的写作章法。

另外把其它网站所发的“方舟子如果质疑不实也应免责”怪到方舟子的头上。

针对方韩大战,各方面的人都有发言,方舟子能负得了这个责任吗?!只能是文责自负。

第二段与第三段其实说的是一个问题,即文革。

文革的一切怎么能要方舟子来负责呢?与方舟子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也看不出与方舟子有什么关联。

陈先生以为“如果方舟子有种,请怀疑毛”。这个要求很武断,这不是谁有种,谁又没种的问题。道德理论有一条就是“道德只能要求自己,不能规范别人”。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法律才能硬性规范别人。而这正是文革中的思维和做法,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别人和要求别人。剪别人头发,剪别人的裤脚,无端上纲上线批斗别人,甚至于将不同观点不同派别的群众打成反革命。

不知陈先生是否认同这个道理?如果说认同这个说法,则不能要求方舟子去质疑陈先生所要求质疑的人。如果说别人反诘一句,你有种,请你来质疑毛。你怎么答呢?即使你真的有种,去质疑了毛,也不能证明你的观点就是对的。

这个简单的道理,难道还不明白吗。陈先生反复纠缠这个问题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情感用事,“愤怒”之极。

第四段陈先生的中心论点就是“公众人物不能质疑”。这种论调的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韩寒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作品影响着巨大的人群,特别是少不更事的青少年受众。如果说韩寒真的有代笔问题,那么由韩寒成功神话引起的“形象”就会误导他们,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也不知道方舟子质疑的最后结果是什么,但方舟子正在质疑,而且他的逻辑链条没有被韩寒打破。只要这个质疑的链条没有被打破,质疑的最后结果肯定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我们为什么不能静待一些时日,让真相水落石出呢?在质疑没有一个结果的时候,陈先生一声断喝:“方舟子必须马上停止打这样的假!”是否有点儿操之过急了呢?!

陈先生最后一段谈到“沙利文案”。——参见:美国“沙利文案”成果:必须保护错误意见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言论自由的案例。值得展开讨论。

但陈先生对这个案例的理解显然有失偏颇。这个案例最有价值的部分应该是:“自由辩论中错误在所难免,如果自由要找到赖以生存的呼吸空间,就必须保护错误的意见”。

另外还有对于公众人物质疑的合法性。

方舟子正是本着这一质疑的精神来质疑韩寒代笔问题的。方舟子认为:“像康乾学派以来对古文献进行考据,若一本书号称是汉朝某人写的,但分析后发现用语习惯根本不符合汉朝的用语习惯,可以认定是一本伪书。对韩寒文章的分析,同样用的是这种学术方法。”——参见:方韩之争拷问“自由质疑”边界

难道有错吗?错在哪里?!

陈先生特别提到沙利文案中的一段判词:“如果陪审团发现有虚假言词和恶意,公民个人就要对过激言论所造成的损害负责”。暗指方舟子有“恶意”和有“过激言论”。问题是你怎么来证明方舟子有恶意和有过激言论呢?这些主观的判断在西方民主制度言论自由的情况下大多难以成立。在中国社会当然是一个新课题,可以进一步讨论。

至于陈先生号召“网络舆情”充当“陪审团”公审方舟子,“还被打假者一个公道的说法”——这种倾向性的言论不评也罢。

私权要保护。但韩寒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作品理应也可以受人们的质疑。至于质疑是否有“恶意”或有“过激言论”当由法院判定,而不是由“愤怒”的韩寒粉丝们来主观判决。

在一个正在走向民主的中国社会,质疑精神十分稀缺。方舟子打假十多年,是一种中国社会的进步因素。我们应该支持他。至于某些公众人物由于别人的质疑而“躺倒不干”,那不是质疑精神的错,而有可能是被质疑者自己心虚所至。应该检讨的正是这样一些心虚的公众人物而不是相反。

中国社会最不需要的就是神话,最需要的就是质疑精神。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