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7日是印度古吉拉特邦宗教骚乱10周年纪念。当年骚乱造成了上千人丧生。而此后十年间,调查工作始终不给力,而社会的伤疤也远未愈合。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2年2月27日,印度的戈特拉市(Godhra)附近,一节火车车厢失火,造成59人丧生,其中包括大量的妇女儿童。这59名遇难者大多是虔诚的印度教徒,事发时,他们正从阿约提亚(Ayodya)返回戈特拉。事后,印度教指责穆斯林蓄意纵火,整个古吉拉特邦陷入骚乱,共导致1000多人身亡。

而在更早前的1992年,正是在阿约提亚,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捣毁了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巴布里清真寺(Babri Masjid),由此引发了全国性的骚乱,2000多人遇害,其中大多数是穆斯林。

而今,2月27日再次临近,但骚乱依旧余波未平。多个由政府成立的调查委员会都无法彻底查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新德里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塔(Aruna Bruta)认为,宗教骚乱不仅仅对幸存者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对当今的整个社会同样也有难以磨灭的影响。她说:

“一个社会受到了这般冲击后,首先会陷入瘫痪。当人们开始努力恢复常态时,就会发现低落的情绪笼罩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像一种蔓延的瘟疫,愤怒的情绪又会再次出现,像瘟疫一样不断扩散。于是有人又会说,穆斯林都是混蛋,还有人会说,锡克教徒真讨厌,如此这般,没完没了,对社会的共同归属感又怎么能重建呢?”

布鲁塔认为,骚乱十年后,主要责任人依旧没能绳之以法,这也是造成心理创伤的一大原因。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不同,幸存者不会将人为的骚乱解释为天意。他们将一直受到忧郁、恐惧、失眠等困扰。古吉拉特邦当年骚乱后数月内,自杀案例急剧上升便是一桩明例。

日内瓦大学的人类学家埃克特(Julia Eckert)十年来一直在关注古吉拉特的局势。她很震惊地发现,古吉拉特邦的大多数民众竟然丝毫没有悔罪思想,甚至不少印度教徒还觉得当年骚乱死了不少穆斯林是他们的一大胜利。而这,也与印度多年来所努力展现的文化宗教多元的国家形象严重不相称。埃克特说:

“有些严重的矛盾与冲突,政界没有去着手解决,敌对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也无意去解决。那些局限于某一地区的冲突通常都比较小,而大规模的骚乱背后通常都有政治推手。”

在当年古吉拉特邦的骚乱中,获取渔利的主要是偏向印度教的印度人民党(BJP)。该政党一直在努力抹黑穆斯林,从而赢得印度教选民的民心。

时任古吉拉特邦主席的莫迪(Narendra Modi)正是印度人民党籍。莫迪究竟在当年骚乱中起了什么作用,迄今无法查明。十年间,不断有人指责莫迪,称正是他下令警方不介入骚乱。而时任印度总理的国大党政治家辛格(Manmohan Singh)则一直在努力将自己包装成一个穆斯林保护者。而由官方任命的多个调查委员会,其得出的结果也大相径庭。其中一个委员会甚至认为,列车失火纯粹是因为电气设备发生短路引起的。

印度心理学家布鲁塔担心,这种情势下,尤其是幸存者的后代会无法正确地了解骚乱,这甚至会引发当地社会长期的极端化趋向。布鲁塔说:

“孩童的心智还未成熟,因此在了解当年发生了什么、有什么背景、是否有政治推手等问题时,会产生认知偏差。他们只能体会到痛楚,知道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被杀害了,姐姐被强奸了。他们只会认为,是异教徒犯下了这些罪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愤怒情绪,是一般的教育与启蒙所无法消除的。”

布鲁塔等专家呼吁,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增加对学校中的宗教启蒙教育投入,聘请更多的心理创伤专家,政治界也应为建设一个多元化的印度而付出更多努力。唯有这样,才能避免10亿人口的印度将来再次发生流血骚乱。

作者:Priya Esselborn 编译:文山

责编:严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