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02日 14:13:46

  易碎品横行,我们还能相信天长地久么?
 
 
 
   《半个世纪的牵手》是中国周刊2012年2月号的影像版内容,是摄影师林添福先生用镜头记录的那些能够牵手、慢慢变老的故事。
 
   几位朋友看了这期杂志之后跟我说,你们这期的影像版不错。
 
   评刊会上,大家也是给予了一致好评,尤其是感情丰富的女同学,联想起速食时代不堪一击的爱情,颇感唏嘘。
 
   我在评刊会上自我表扬了一番,因为这是我在图片编辑王攀提供给我们的素材里选择的。
 
   不过,更应该表扬的是王攀。
 
   2011年王攀接手中国周刊图片编辑以来,在晨明的领导下,中国周刊影像版屡有好的作品出来,比如家当,他们的青春,比如敬老院的老人,杂技人的江湖,等等,与那些细腻的文字一样,把我们所熟悉或陌生的中国,通过影像呈现了出来,越来越接近我们最初设定通过影像来呈现中国社会的变迁的目标。
 
   我在选择这期中国周刊影像版时,所以从一众都很出色的影像素材中选择林添福先生的半个世纪的牵手,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是我个人的因素。
 
   就在年前不久,我听说又一位兄弟净身出户了。这不是第一起了。就在2011年,两位兄弟最后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有些情况我们能理解,有些因为非当事人,不能完全知晓。
 
   尽管我充分理解并相信兄弟们的选择,但我还是很有些伤感。
 
   这么多年之后,人到中年了,虽说此时的男人号称一枝花,但这种选择,无论在哪方面,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摧残。
 
   《克莱默夫妇》已经将城市中产婚姻破裂过程的苦痛描写的淋漓尽致了。当然,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作为婚姻关系中的当事人,无论男女,只要稍具责任心者,他们所受的精神折磨,可能比美国人更甚。
 
   在2011年十一之后,我们中国周刊为单位三位在当年结婚的同事搞了一个小小的饭局。我是一个特别传统的人,我对他们的祝福,就是婚姻是人生最重要最神圣的一种契约,同时婚姻也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才能一起走下去,真正白头到老。
 
   也许我的观点过于老派。
 
   如今的中国也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在当下的许多年轻人看来,影视及其他文艺作品可以作证,婚姻不过是人生连续不断地游戏中的而一个环节,又有多少人愿意被婚姻套住,围在城里,而放弃对精彩的外面世界的渴望的?
 
   所以闪婚成了时尚,所以小三登堂入室,所以见面改成了问离了没。。。。。。
 
   曾经,我们相信的海枯石烂,变成了速食面;曾经我们相信的天无棱江水为竭,变成了一支口红一个包包就能割袍断义了。。。。。。
 
   于是,对婚姻的尊重,几成笑料。曾经牢固不破的婚姻,在现代社会成了易碎品。
 
   而且,这甚至成了政治正确。
 
   但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在充满诱惑的时代,那些神圣的东西就一定瓦碎。
 
   我相信在流行炒作风尚的时代,世间依然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就像我的祖父祖母,就像我的父母,我周边太多的人,他们依旧对于婚姻充满了敬畏和尊重。他们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值得珍惜的。
 
   而林添福先生的半个世纪的牵手影像,拍摄的那些通过各种婚姻习俗走到一起,而且能够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半个世纪,按现代说法,这叫金婚。
 
   这首先打动了我。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周刊2012年2月号,是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之前出版发行。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是阖家团圆的节日,我希望能找到让人高兴快乐的影像要素,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
 
   半个世纪的牵手,恰恰合乎古老中国最传统也是最主流的价值观。
 
   即如林添福先生在手记中所写的:“在今天这个讲求速食爱情,婚姻如纸如玻璃,如夏天的冰激凌的时代,走进这些老人漫长而奇异的婚姻世界,无异于一次次史前考古探险,里面有那么多令人唏嘘、令人感动、令人肃然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夫妻,其中许多人是第一次合影,甚至是第一次在外人面前牵手。”
 
   感谢那些影像中的老人们,感谢林添福先生的作品,感谢中国周刊。

上一篇: 给笑声以自由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 评论数(0)

0

本博文相关点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