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58亿民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中许多人的工资与生活标准也逐步提高。但他们中大多数还不能成为中国拉动内需所需的“消费标兵”。

37岁的刘涛(音译)是一位装修工人,他告诉路透社记者,他估计自己一辈子都买不起他所装修的这些北京的豪华公寓。

其实束缚刘涛消费的并非他的赚钱能力。他每月工资在三四千人民币左右,高于民工平均工资。按照路透社援引的统计数据,中国民工的平均月工资为2049元。 但中国的户口制度拒绝了数百万民工享受其工作所在城市的社会福利。

没有城市户口,就意味着民工及其子女无法在城市就学、求医等。

刘易斯转折点
中国的领导人希望将全国的储户们变成消费者,以拉动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的内需。尤其目前世界经济处于危机之中,国际社会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少。

“中国的户口制度阻止了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亚洲项目的高级研究员黄育川说。黄育川是诺贝尔经济奖阿瑟·刘易斯的学生,刘易斯的经济学理论备受投资者与决策者的关注。

刘易斯理论提出,发展中经济的过剩劳动力被吸收到劳动过程中后,进一步的资本积累将延续工资与经济的增长。但这似乎并不符合中国当前的情况。

储蓄增长
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工资已连续多年以两位数增长,2011年更是增长了21.2%。但储蓄也随之增长。其中30%-70%的储蓄来自民工。

根据中国官方数字,中国人共有80万亿美元的银行存款,分析人士预计老百姓手头钱款也是数量相当。不像经济学理论说的,穷人的工资增长并没有转化为消费。

“民工存很多钱,这是真的。我们不得不存,因为我们必须照顾家中老小。”曾在北京电讯设备工厂打工的朱胜(音译)说。“在农村我们已经有了电视和洗衣机,如果没有必要我不会买个新的来代替(它们)。”

像朱胜一样,许多民工为房子、子女教育、医疗等存钱,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限制消费
经合组织发展中心的研究显示,中国方式的城市化只提高了收入,但限制了消费。

另一方面,通胀也打击了人们消费的意愿。虽然大多数中国人都认同生活标准比十年前提高了许多,但他们仍不算富足,并深切地感受到价格飞涨。食品支出占中国农村人家庭收入中的40%,但2011年食品平均价格上涨了11.8%。

同时民工的合同中通常包括住宿与饮食,这也限制了消费。青岛轮胎厂的工人李杰(音译)说:“我的生活是在工厂里。”他在生产线的基本工资为6千元,如果他干得快,可以赚到最多8千元。

放开户口制度
如果中国能放开户口制度,或至少让民工可在城市获得医疗福利,将有助于开启民工的存款。

这也将扩大中国内地省份的城市化影响。汇丰银行的分析师认为,这将使中国31个相当于第三世界的贫穷省份变为一个二等发达国家或者一等发展中国家。

(资料来源:路透社)荷兰在线 编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