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政权周三发动炮击,杀死数十名平民,包括两名西方记者,这让世人再一次审视俄罗斯和中国阻止国际社会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采取行动的立场。

俄罗斯拒绝参加一些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定于本周晚些时候就如何解决叙利亚危机召开的会议,但中国在这件事上没有与俄罗斯站到一起。此举显示莫斯科与北京之间出现了一个较小、但潜在意义重大的政治分歧。

俄罗斯拒绝了周五在突尼斯出席所谓“叙利亚之友”(Friends of Syria)会议的邀请,但是,本月曾与俄罗斯一起否决针对阿萨德的联合国安理会(UN Security Council)决议的中国表示,仍在对与会邀请进行研究。

北京方面比较圆滑的立场是本周叙利亚问题上一连串外交活动的一部分,它突显出:中国政策的主要出发点是一般的不干涉原则,这有别于俄叙之间那种直接的政治和安全纽带。

“俄罗斯的立场要强硬一些,也更加明确,而中国比较低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SIIS)的李伟建表示。

中国和俄罗斯曾并肩反对国际社会迫使阿萨德下台的努力。但中国对“叙利亚之友”会议更为微妙的回应提醒人们:中俄两国的态度有所不同。

一些中国专家表示,俄罗斯与阿萨德政府有着悠久的密切关系,并且是叙利亚最大的军火供应来源,而中国对叙利亚危机的处理基本是不受这种直接利益的驱使。

中国在叙利亚的投资不到2000万美元,只有大约30家中国公司和100来名中国工人在叙利亚开展业务,相比之下,去年中国不得不从利比亚撤出3万国民。

北京方面所坚守的不干涉原则,是中国在外交政策中奉行的历史最为悠久、贯彻最为一致的原则之一。在中国被视为与无赖国家或独裁者站到一起的情况下,这项原则一再损害中国的形象,但总的来说,中国政府觉得这项原则符合自身利益。

官方的新华社经常被用于发布政府政策。该机构上周末发表评论称,以往的事例表明,粗暴的外来干预极少带来西方曾经许诺的和平与繁荣;在外国出兵干预、前来“帮助”的伊拉克、索马里和阿富汗,至今仍在发生流血事件。

尽管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迅速扩大,但中国政府刻意避免卷入发展中世界的冲突,因为北京方面深知,中国仍欠缺在全球舞台上进行干预所需的外交、军事资源与经验。

“阿萨德或其他什么人当政,与中国没有关系,”李伟建表示。“当我们呼吁对话的时候,人们有时会说,我们与相关政府站在一个立场,但实际上,我们认为这些政府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们改换了政府,中国仍将与新政府保持良好关系。”

中国政府还热衷于把本国的政治和经济崛起包装成对世界是有益的,并证明各种“中国威胁论”都是错误的。2011年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承诺,中国“绝不搞侵略扩张,永远不争霸、不称霸。”

在某些情况下,中国设法与西方国家达成妥协,比如在涉及制裁伊朗或朝鲜的联合国投票中弃权。

但从北京方面的视角看,利比亚的事例是对这种被动姿态的一个警告;在利比亚问题上,在中国弃权的帮助下,联合国通过了授权设立禁飞区的决议。事后,中国严厉批评西方国家以这项决议为借口,对卡扎菲(Gaddafi)政权发动空中打击。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Institute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院长阎学通最近在中国最大新闻门户网站之一搜狐(Sohu)上撰文称,若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决议,中国得不到任何好处。他提出,若阿萨德政权倒台,反政府派别只会感激西方,而不会感激中俄。

尽管中国行使否决权受到了严厉批评(外界批评称,此举相当于给阿萨德政府一份“杀人的牌照”),但北京方面相信,中国的形象以及中国与中东地区关系受到的损害将是有限的。

阎学通称,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将体会到,在中东事务中有无中国的支持是重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中国的否决票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世界大国,中国的声音不应被忽视。

译者/何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